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故事?
在安丘市官庄镇富士康智慧物联网农业产业园内,一架架的葡萄绿意盎然。在其中一株葡萄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别看这个传感器不起眼,有了它,田里的土地、作物就会“说话”了。
总经理王宝杰说:“这是一个茎流传感器,它用来检测每株葡萄每天水分的蒸发量。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葡萄树每天对水分的需求量是多少,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得每一次浇水既让植物吃得饱又不浪费。”
“产业园的高标准大棚,全部采用富士康智慧农业物联网来进行管理。”王宝杰说,项目建成后,先进的物联网智慧农业将在这里开花结果。
大棚内,67岁的王桂芝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一个4亩地的大棚,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对整个园区的浇水施肥远程控制。
越来越多像王桂芝这样的农民,尝到了新技术带来的甜头。在安丘市石堆镇西王里居村,50亩栽种齐整的畦畦葱苗长得郁郁葱葱。这些葱苗是用山东沃华农业科技公司的自动化机械进行标准移栽的。村民赵志科开心地盘算起来:“一亩葱从种到收,公司服务成本3000元左右,比自己雇人干,起码每亩节省500元。”
在沃华公司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首席技术官刘凯介绍,一个苗盘660棵葱苗,每穴3粒种子,220个穴位,完全实现精量播种。原先两个人一天能种1亩地,现在一台机器一天就种8到10亩地。种子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种、工厂化育苗、自动化移栽,公司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目前,公司已推广大葱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超过3万亩,累计服务农民3000多户。
桂林市全州县区有小米收割机吗?
有的
全州县素有“桂北粮仓”之称,全县粮食年产量达40万吨以上,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2万吨,居桂林市第一、广西前列。今年以来,全州县持续唱好“稳粮大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入技,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动、扶持和使用力度,用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州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7.3万千瓦,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01%,创历史新高。
作为桂北粮仓,小米收割机肯定有的买的
数字农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第一个要点是规模。数字化必须要有规模化作为前提,只有土地充分集中才能够使农业数字化成本可控,目前市面上一整套农业物联网系统亩均设备成本在8000元左右,不通过规模化来提高效益,就谈不上农业数字化。
数字农业的第二个要点是特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县一品,在农业数字化之前,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都需要通过数字算法来实现,为了决定市场接受程度及产品资金回流周期,更加准确地种养成为数字化农业利润的主要保证。
第三个要点是销售网络化。本质上是为了提升产品的销售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对比2020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近2000亿元,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完成的规划。
最后才是农产品产地的全链路管理,将数字技术植入田间地头至消费终端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用工业思维加数字农业的方式引导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把形成营销、物流、技术、资金、人员培养等全方位数字化赋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