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实验室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实验室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有科学发展奖吗?
2021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名单揭晓。
这9个获奖团队分别为GEOVIS空天大数据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团队(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团队(物理研究所)、有机光导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团队(化学研究所)、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科研团队(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及应用团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电子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微电子研究所)、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团队(植物研究所)、科技支撑精准扶贫助推水城县脱贫摘帽团队(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西北内陆区极端环境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团队(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据悉,这些成果都是科技工作者在长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面向需求、扎根一线,深入市场、拼搏奋斗的结晶,为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推动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科学院自2014年起特别设立“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对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予以表彰。
这些年来,中国科学院面向全院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贡献的集体,遴选和表彰了一批致力于产学研融合、成果丰硕、成效显著的优秀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将科技成果转出实验室、转化为推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2021安徽省科学技术大会?
以“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2021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4月26日至27日在合肥举行,这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高规格展会。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安徽,已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资源集聚地。
一、“新使命”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引起世界瞩目。
一些人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上。根据新出炉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成为长三角“扩容”后的新加入者,长三角由原先的两省一市变成了三省一市。
细心人则敏锐地看到了安徽的新使命:“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科教大省”,到2013年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最终成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是安徽创新的“干货”更多了,创新的“里子”更厚实了,创新的“引擎”也更强劲了。
近年来,安徽对标世界一流,争创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提升了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的地位。安徽省会合肥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在中国已经建成的2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合肥独占6个,十三五规划新建大科学装置16个,合肥有2个,这样合肥就一共有8个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实验室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实验室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实验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