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创新与食品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创新与食品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家为什么大力推广转基因食品?
原因有二:第一,我国人口在不断增长,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而我国土地面积有限,还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等其他农作物。因此可以供大豆种植的土地很少。目前,在我国,非转基因黄豆每亩地能产300公斤左右;而转基因黄豆每亩地能产1500公斤左右。
第二,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生活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大豆消费量很大,所以每年都要依靠进口。曾经有83.7%的依赖率,比进口其他矿产和石油的依赖率要高得多。

此外,由于大豆在生产中所形成的废料,还可以被用来做猪、牛、鸡等牲畜的饲料材料。因此,大豆的价格也间接地影响了国内的猪、牛、鸡等牲畜的肉价。

在我国,确实是没有办法。但这种作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并且,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才能降低对国外进口的依赖。
不过我们也无法彻底否定转基因食物。不仅我国在大量引进和种植转基因食物。以美国为例,在2021年,总共有7.5亿亩的转基因农作物被种植下去。其中超过半数将被出售给本国市场。
在欧洲,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已经禁用了这种作物。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还是将这种作物种植面积高达12.1万亩,并且将这种作物卖给了欧洲各国。
因此,尽管转基因食物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但为了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还是需要转基因食物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转基因食物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我们也要积极发展非转基因农作物,提高自给率和自主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健康。
中国食品加工厉害吗?
1960-1980年:初步的机械化食品工业生产
近20年间,我国食品加工产业从开始起步到不断发展,除了食品加工厂仍处在半机械半手工状态之外,全国各地已经陆陆续续地建起了一大批面粉、大米、食用油加工厂,实现了初步的机械化工业生产;与此同时,食品机械工业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机械工业门类。
在此基础上,国产食品机械大量补充,基本满足了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也为此阶段实现食品供应链平台工业化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食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很少被提起。
1980-2000开始迈向机械化、自动化时代
由于改革开放的开启,外资不断涌入,外商独资、合资等形式的食品加工企业数量攀升。这些企业将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技术和大量先进的食品机械引进国内。
在此推动下,全国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工程,食品工业开始迈向机械化和自动化时代,这为后来迅速增加食品种类,扩大食品生产规模奠定了关键基础。但是,我国食品工业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曾出现短暂停滞。
2000-至今不断对接国际食品业界
2000年至今,我国的食品工业继续阔步向前。在消费理念上,由于三聚氰胺奶粉等事件影响,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外部因素推动下,食品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在技术上,不仅食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硬件设施、工艺流程、产品质控的整体水平也迅速提高,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差距显著缩小。截至202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突破15万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创新与食品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创新与食品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