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源于什么,十三五期科技创新成就展

www.0471tv.com 1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三五期科技创新成就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十三五期科技创新成就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三五期间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源于什么?

十三五期间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源于: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2.大力推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战略;

3.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创新;

4.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发展科技的条件。

十三五期间科技成就的原因?

原因如下:

1.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

2.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3.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4.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

5.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创新合作对话,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港澳开放。

十三五时期中国实现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三大跨越。主要原因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干建设,以及国际环境稳定等众多因素决定的。

2021中国完成的重大成就?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下线,仅3分半钟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

硬朗飘逸的双侧堆叠棱线、独特的“抱轨”结构、更强大的爬坡能力……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时速600公里,这是当前可实现的“地表最快”交通工具。因此,高速磁浮也被形象地称为“贴地飞行”。

10月27日,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实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的是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说,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列车“无接触”运行。

车辆底部的悬浮架装有电磁铁,与铺设在轨道下方的铁芯相互吸引,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克服地心引力,使车辆“悬浮”起来,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行。

“高速磁浮运行时,通过精确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0毫米的悬浮间隙。”丁叁叁说。

高速磁浮这种无接触的运行方式,取代了传统轮轨的机械接触支承,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轮轨关系的约束,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实现时速600公里的极速“凌空飞行”。

由于不受轮轨黏着限制,高速磁浮还具备更强的加减速能力。轮轨高铁加速到时速350公里需要6分钟,而高速磁浮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只需3分半钟。快起快停,使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速度优势。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三五期科技创新成就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三五期科技创新成就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