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科技创新投入情况
科技创新投入主要由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来体现,因此从这四个投入角度出发,选取R&D人员全时当量、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R&D经费内部支出、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支出对我国各省科技创新投入现状进行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9年R&D人员全时当量为229.13,2019年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08,翻了一番还多,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这表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但2014-2017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增速放缓,科技人才整体质量和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2018-2019年增速有所加快表明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显著改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是科技活动的重要机构,也要对其有所重视。
近年来,机构总数有所下降,但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相对有所增加,政府资金支持力度逐渐增长,促进研究与开发机构健康稳定地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上升,年均增速为25.6%。2019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5%;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支出从2009年1100.94亿元到2019年的5407.48亿元,年均增长35.6%。
属于我国科技发展短板表现的是?
基础科学薄弱,缺乏原始创新
尽管经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但是整体上来讲,是跟踪性技术的发展很快,但是科学的基础还是很薄弱。科学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科学基础薄弱,颠覆性技术就很难甚至冒不出来,急也没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研发经费里面,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大概只有5%左右,而就是这5%,还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和美国体量大得多的基础研究费用17%左右相比,我们国家真正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实在是少的可怜。
这是否合理呢?我觉得这并不是决策失误,到目前为止还算合理。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主要是在追赶欧美日。人家有了技术,我们跟着做,这样效率比较高。再加上我们的制度优势,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和条件,集中力量在高新技术方面高强度攻关,这样就能够快速缩短差距。这样的例子很多。
但是差距缩短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我们还走到了前面了,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没有原始性创新,就难以有颠覆性技术,就只能跟着人家,一旦走到了前面,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我们差不多就到了这个程度了,所以美国就发起了对中国的贸易大战,试图压制或者至少减缓中国的技术发展,而我们也就着急了,想搞清楚下一步怎么办。
因为只有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下大功夫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也非常重要,不过这不是我今天论述的重点)。到了我们成为了产生科学知识、而不只是消费西方产生的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了。这样我们就有了坚实的“科学自信”和“技术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就会更加完整和强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