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鱼底料配方
配方:鸡精30克 味精20克 盐10克 胡椒15克 大枣10克 枸杞5克 大蒜10克 姜片(取皮)5克 鸡油50克 西红柿4片 山珍20克 清汤4斤.猪油100克 山珍(羊血菌,牛杆菌.滑子菇等) 将当归和党参共20克剁成颗粒放到白汤锅底内效果特佳.
大葱1根,香菜3根,盐1.5小匙,白糖1大匙,李锦记生抽7-8大匙,蚝油0.5大匙,米醋1大匙,鸡精1.5小匙,五香粉1小匙,芝麻、辣椒粉、孜然粉、玉米油适量
做法
1.大葱、香菜洗净后切成碎末放入小碗;
2.葱和香菜切碎是为了淋油更好的出味。
3.辣椒粉和孜然粉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不会影响整个酱汁的味道。
4.一般8匙生抽刚刚盖过葱和香菜,不够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但盐最好不要再加了
都在涨!小麦特别疯狂,下一步是谁
小麦涨价幅度大,目前报价普遍到了1.6-1.7元/斤,小麦加工的面粉也出现上涨。玉米也出现连续上涨,涨幅没小麦大,目前看东北华北玉米还在进一步扩大上涨范围。三大主粮唯有稻谷稳如磐石,纹丝不动,而且有价无市,手里还有稻谷的农民没人来收稻谷,即使收购也压价厉害。
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豆油、菜油、棕榈油等食用油价格纷纷上涨,豆油、菜油周环比上涨七八百元一吨,棕榈油周环比上涨一千七百左右一吨。除花生油外,豆油、菜油、玉米油等食用油较为依赖进口,近期价格上涨主要是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短时间内还可以会上涨,所以生活成本又要增加了。
全球能源、化工全线上涨,春耕所需的钾肥、柴油等农资也纷纷上涨。白俄罗斯、俄罗斯的钾肥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0%,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和出口国,这对国内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经济受到极大影响,农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内也一样,但因稻谷小麦等主粮库存充足,加上近期发布的农业政策,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由于物价纷纷上涨,生活成本也将增加,日子可能有些难过了。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小麦已经在做价格调整了,接下来的南方水稻的价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但以这样的局势下去,水稻的价格会因为市场需求过大也提高价格,各位友友还有其他意见,可以一起讨论哦[送心][送心]
粮食涨价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农民,现在的农民大部分是买面吃。收下来的粮食几乎都卖了。再说了粮食是唯一的再生能源,今年吃了来年又收了。粮食是稳定国家的基本因素。粮价太高势必有不稳定因素。希望国家补贴到农民个人也要稳定粮价。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小麦确实涨价涨疯了,这几天我们这里的某面业集团公司,已经全网发公告,大量收购小麦,每斤1.8元,现款结算,
其实自从去年秋天小麦就涨价了,就拿我们当地本身是小麦主产区,名声是响当当的,
以前自家吃的面粉是又白又筋道,价格还不贵,是每50斤袋每袋80多元,不论做啥面食都好,
去年冬天开始,同面粉都涨了,原来吃的那种类型不生产了,涨价了,
买了一袋价格100元多点的,白是白,但太糟了,擀面条擀的中间就破洞了,不成哥形,吃着口感绵糊糊,品质太差,
过春节时又买了一袋130元的,这下好多了,做馒头面条都可以,
呀,只一袋面就涨了50元,多少年了,第一次涨这么多,实在涨价涨的离谱,
不但小麦涨价了,这里的葵花油也从去年秋天开始,一斤葵油也涨了4元,原来买一壶60元,现在100元,
去年的食用瓜籽也没少涨,大黑片食用籽瓜籽炒熟的都每斤卖到18元了,从来没出现过这么高价钱,
反正现在化肥的价太高,农付产品涨价那是必然的,下一个是指不定是玉米了,玉米涨了,肉蛋奶都要涨,这是相联系的,
涨吧,就涨成什么也得吃,人是铁饭是钢,只要活着,就必须吃,没办法,市场经济只能适应。
玉米几月能大涨
今年的玉米价格可以说让不少人失算了,往年3-4月份,主产区玉米价格会弱势运行,东北地区能够达到0.95元/斤就很不错,这主要是因为年后主产区农户有变现需求,售粮小高峰时玉米价格容易出现波动。不过今年的情况却没有进入往年的“套路”,反而迎来了稳步上涨的行情,华北地区多个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突破1元/斤。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4月17日发出的数据显示,全国玉米平均收购价为0.95元/斤,其中山东、四川地区平均收购价也站上了1元/斤,河北、河南、辽宁、陕西、甘肃等部分地区的玉米价格也达到了1元/斤,与年前的收购价相比,基本上上涨了100元/吨以上。玉米价格几月份能大涨?微尘微视界认为七八月份时,玉米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基层粮源见底,贸易商议价能力偏强
4月1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当前主粮品种的收购进度,其中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9024万吨,如果按照去年的收购量,目前基层农户手中的粮源不足15%,华北地区的余粮不足10%,以往的惯例,4月30日会结束上一年度玉米的秋粮收购。每年到7-8月份时,农户手中基本上没有多少可售的玉米,主要粮源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而贸易商是需要有一定利润空间的,收购价和出售价有明显差额时,利润空间才会体现出来,那时玉米深加工企业想要保证厂门口到货量,就会和贸易商之间有价格博弈,贸易商惜售看涨时,玉米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
二、新季玉米暂未供应市场,粮源供应相对偏紧
主产区的新玉米一般9月份开始陆续供应市场,而在7-8月份新玉米还未成熟,上一年度的玉米粮源也消耗不少,此时处于青黄不接的空档期,这样的消息对玉米市场来说是好事,因为此时玉米粮源的供应量会相对偏紧,玉米价格上涨的预期较大。而且9月份是开学季,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采购量会有所增加,市场上粮源供应不多时,玉米价格小幅度上涨的概率较大。当然,这种上涨的预期也不宜过大,想要突破1.5元/斤还有很大的阻力,实际情况能够达到1.2元/斤就比较难得,而且,价格波动的幅度,会根据临储玉米成交量、进口玉米到货量等情况有关。
三、临储玉米投放进入中后期,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2020年何时启动临储玉米仍是未知数,根据目前的情况看,4月份是不会启动临储玉米竞价销售的,如果5月份启动临储玉米拍卖,一般在10月底结束,也就是说7-8月份时,临储玉米的竞价销售将进入中后期。从临储玉米的库存量来看,今年临储玉米的投放总量不会很大,不足6000万吨的库存量不太可能全部投放市场,成交量如果能达到3000万吨以上,那也是比较高的。不过,即使今年临储玉米的成交量达到这一数值,对玉米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很大,2018年临储玉米成交量超过1亿吨,结果玉米价格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跌。临储玉米库存量不断减少,玉米价格上涨的预期会不断加大,行情炒作因素也会随之出现。
四、生猪存栏量有望持续好转,对玉米价格形成利好
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生猪存栏量开始止跌企稳,2020年一季度生猪价格虽然处于相对高位,但整体走出稳步回落的行情,部分地区由40元/公斤,逐步回落至35元/公斤以内。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2.8%,与2019年9月相比,涨幅达到13.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涨幅超过4%的省份有10个。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较高,下半年生猪存栏量有望继续向好,这也意味着玉米饲料需求会增加,饲企对玉米、豆粕等采购量会有所加大,而那时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不宽松,也就是说玉米价格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
总之,玉米价格想要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比如说突破1.5元/斤希望渺茫,但部分阶段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只不过那时大部分种植户手中没有多少余粮,从中受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对于贸易商来说,后期需要关注进口玉米的到货量情况,毕竟不到0.8元/斤的进口玉米,在价格上还是有一定优势,一旦短期到港数量较多,那么国内的玉米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回落。当然,综合来看,玉米价格都不会迎来大涨行情,因为还有宏观调控的影响。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玉米几月能大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