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哪些湖
武汉东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洪湖湿地,遗爱湖是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东坡文化主题公园,梁子湖盛产大闸蟹,品质可与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媲美。涨渡湖,赤龙湖湿地公园。斧头湖,湖北省第三大湖。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湖又名北湖、黄汉湖。武湖被称为长江绿谷,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自然保护区。
湖北历史上一直是有“千湖之省”的称呼,湖北全省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为217个,新统计的比上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一大半。省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湖北还有名的有仙岛湖、洈水湖……,武汉有名的湖泊有东湖、汤逊湖、南湖、野子湖、太子湖等。
六七十年代泥鳅黄鳝不值钱,为什么现在这么贵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是计划经济时代。生活必需品都离不开票证,定量供应。人们的饮食习惯十分简单,对菜肴没什么讲究,只要填饱肚子,不饿就行了。比较青睐肥猪肉,可以增加油水,小货和排骨都比肉便宜。羊、牛肉也比猪肉便宜。尽管水产品不需要票证,但定量食用油紧缺,煎煮过程中少不了食用油。所以,不能常吃。因此,水鱼、乌龟、黄鳝、泥鳅在市场上都比较多,仅只有猪肉的半价。随着票证的取消,物资丰富,市场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饮食习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更加讲究食品的营养、品质和色香味,推高了黄鳝、泥鳅等水产、海产品价格。
物以稀为贵嘛。六七十年代的泥鳅黄鳝真多,有水田就能找到黄鳝洞,春耕时犁田耙田后的晚上,黄鳝会出来在泥上乘凉捕食。打火把电筒和电石灯到水田抓黄鳝,一块田就能抓十几根或几十根黄鳝。那时候泥鳅黄鳝好抓,但人们却缺食用油和佐料,它们就不值钱。
现在抓的人多了,泥鳅黄鳝却少了,但吃的人不少、自然值钱了。六七十年代的城乡人缺油少佐料,泥鳅黄鳝没油没佐料就腥味大,因此泥鳅黄鳝就没人爱吃。水田里泥鳅黄鳝虽多,拿到城镇也难卖脱,所以它们就不值钱、没人愿买值啥子钱嘛。我读高中时到过母亲老家小镇,小镇的人生活较滋润,但愿买泥鳅黄鳝的人也少。
表弟欣罗的亲戚在小镇读书。他平时爱到稻田抓泥鳅黄鳝,赶场天拿去卖卖了钱拿回家,但他的买主却很少。他的泥鳅黄鳝都很好,泥鳅比较大黄鳝至少有指头粗,但镇上粮站学校的人愿意买他黄鳝的人却少。他就只好半卖半送地把泥鳅黄鳝卖出。他抓泥鳅黄鳝比较行,田里有黄鳝洞他下去就伸手擒来,一般的细黄鳝还不愿动手。
后来我当知青到樵坪山。山上很多水田,春耕犁田耙田后,晚上就有泥鳅黄鳝在田里乘凉捕食。有次四哥叫我去抓泥鳅黄鳝,我们用竹筒煤油做的火把,火把一晃就能看见泥鳅黄鳝躺在水里。农民们抓黄鳝,用楠竹做的夹子,夹子上有齿夹着黄鳝就跑不脱。我们没有夹子就拿镰刀,看见水里的泥鳅黄鳝,一镰刀下去它们就晕了僵了:没两块田我们就抓了半洗脸盆。
黄鳝拿回茶场我就不管了。因为没有油,就是有油也没有佐料,就一点固体酱油和固体豆瓣,做出来也没滋没味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愿吃河鲜海鲜了,泥鳅黄鳝的价格就渐渐涨了。泥鳅黄鳝价格高了,抓的人自然多了,于是田里的泥鳅黄鳝就不容易找到了。需求却没有降低,泥鳅黄鳝越来越少,价格就越来越贵,达到几十块一斤。谢谢题主的提问。
残阳余晖3
标签: #黄冈甲鱼今日价格行情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