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真的是,汉字的确够复杂。
李白有一首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谁把“姥”读成“姥姥”的音,马上就有人笑话你——哈哈,错啦!这个“姥”音“mǔ”。🤭
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呢?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汉字读音的变化,根源在于汉语发音的多样化。
中国太大。就说夏商周吧,是从部落氏族发展起来的王国时代,但国土面积动辄也百多万平方公里(夏朝具体面具暂不可考,商周肯定如此)。所以,那个年代,汉语的发音(应该叫口音),即已经产生了不同。
《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雅言”,指的是“夏言”——夏朝,即中原一带的“口音”。
一百多年后的荀子,还有“居夏语夏”的说法。
秦汉开始,中国进入了强大的帝国时代,国土面积迅增到400万平方公里左右。
随着地域的扩大,汉语发音的区别就更明显了。秦国还没统一六国的时候,每隔几年,就派出使者,到其他几国了解汉语发音的变化情况。汉代的扬雄,总结了此种情况,写了一本书,叫《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这本著作,与《尔雅》和《说文解字》,构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辞书系统。
比如,墙上有一个“洞”,南方叫“孔”,北方就说“窟窿”。其实,“窟窿”连读,发音就是“孔”。北方叫“虎”,南方一些地方叫“於菟(wūtú),实际上亦很接近。
早在两千六七百年前,春秋时期以管仲为代表的稷下学派,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管子》中说:“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像其山川原壤,浅深广狭而生。”五百年后西汉的《淮南子》也说:“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这都是讲地域特点对语音的影响——海滨湖沼地带,音多清浅。山地平原地区,音多重浊;北方冷凉,寒气袭人,就多了闭口卷舌之音。中国历史上,基本始终存在着南北两大方言音系。
汉语是这样。汉字呢?发音肯定和相应的汉语发音相对应。
夏朝的汉字目前不可考。 殷商的甲骨文字,其发音一定是和山东河南当时的汉语发音相一致的,而且应该尤其以河南为主——因为盘庚迁都到了安阳。
之后的西周,基本沿袭了这个“传统”。
东周开始,诸侯争雄,战乱不已,直到秦战胜六国。这个时期的汉字和汉语发音都比较“乱”。
秦始皇令李斯统一了文字,但没来得及统一“口音”或文字的“读音”——如果历史给秦始皇这个时间,说不准他会做这件事。
所以到了汉代,汉文字的读音,包括汉字的含义,都成了问题。由此,才产生了前面说到的《方言》、《尔雅》、《说文解字》这几部字典、词典。
汉字读音后来发生的一个大变化,是在唐朝。
隋代的陆法言,写了一本《切韵》,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此书共5卷,收1.15万字。他把汉字分了193韵。此韵,对汉及以前的音韵改变很大。
唐初,这本书被作为科考的“法定教材”。所有音韵,必以此为依据。
此时,又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蒋斧印本《唐韵》,加强了这种改变。
宋代,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广韵》,彻底将这种改变固定了下来。
《广韵》是我国现存的一部重要的汉字古代韵书。
《唐韵》和《广韵》,确定了206韵。读唐诗宋词,是很好的工具书。
再往后,就到了明清帝国时代,这是继秦汉、唐宋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帝国时期。
此时,北方成为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方方言和俚语大量进入日常汉语,间接影响到文字的发音。 这个时期的汉字读音,影响到现代。
比如,唐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前一句的“斜”,在唐韵中发音为“xiá”,因此才押韵。现在读成“xié”,就很奇怪了。
明代著名音韵学家陈第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势所必至”有哪些“势”呢? “势”是趋势,是时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造成语音字音变化。
春秋时期及之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原,因此而形成了及至孔子前后的雅言即夏音,是“标准音”。当时的“采风”,虽广及十三国,但所用之韵,无大出入。 秦汉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长安,即产生了扬雄所谓的“通语”、“凡语”等秦汉的普通话。至此是古音阶段。 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是著名大学者。他在《颜氏家训》中说:“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推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是说以帝王首都为中心,参考了南京和洛阳南北的标准,形成了“今音”阶段的标准音。这个阶段包括唐宋。 后来的“国音”阶段亦有自己以北音为主的标准音。
第二,民族及族群的迁徙,造成语音字音变化。
迁徙,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包括被动迁徙和主动迁徙。如战乱、灾荒造成民族和族群的大规模迁徙。寻求更适合生存发展地域的愿望,也形成迁徙。这些迁徙,都造成语音字音的变化。陈第说:“说者谓自五胡乱华,驱中原之人入于江左,而河淮南北,间杂夷言;声音之变,或自此始。”山东人闯关东,也为东北带去了大量山东音。
第三,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发展,造成语音字音变化。
语言文字,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产生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语言会越来越生动新颖,字词会越来越丰富生动。因此,汉字的发音有所变化是必然的——原来是“那样”,现在就可能是“这样”。在语言学里,这种变动的现象是正常的,被称作“约定俗成”。前些年,港台明星的“国语”引得一些人效仿,但后来又形成了回归,好像现在港台艺人讲普通话的反而多了,尽管不标准。这种模仿、融合、出新,都会形成字音的变化。
还写了一些关于汉字音韵和字义的“问答”。如有兴趣,欢迎关注“老沈”去看看。 (图片来自网络)
人类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的。后来中国人的文字慢慢趋向统一,但语言却无法统一。现在全国的方言一个县少少也许有十种以上的类同方言,偶尔还有同种方言但有一方听而不懂的方言现象。
因为方言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汉字“读音改来改去”的现象。如果按照《新华字典》上的发音去读的话,排除古音之后,现代的发音还是一致的。然而一些文字到了方言中的时候,虽然也是用普通话说岀来,但听起来就变成了“方言普通话”了。
另外,《新华字典》再版的时候,有时排版出错,较对出错,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文字的读音变了,我想这也是有可能的。
文字统一,语言并不完全统一,而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留了各地方言。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
建国以后把普通话定为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实际上人们以电台电视台播音员的语音为标准来衡量普通话说的好坏。
普通话的审音是由普通话审音委员会负责。这个委员会是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立的下属机构。是由语言学、教育学、普通话研究、播音主持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先期研究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负责。
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直属于国务院。
相信是半文盲,他们做了老师的结果。比如,车(ju)马炮,现在成了车马炮,哪位棋手还说:你们不要读错了,不是车(ju)马炮,是读车马炮。后来胡荣华也读“车马炮”,有一次他还道歉是说:是车马炮,对不起不是车(ju)马炮。比如我们读历史时,一个国家名字是:“大月(yue)氏”,但是我们小时老师关照再三,“月”是“肉”字旁的。例如:肥,肺,胃,肝,肠,胆....都是器官,都是“肉”旁的。“大月(yue)氏”应当读“大肉氏”。现在这些还能读正过来吗!?
读音是规定,规定可以改。普通话(或叫官话)是国家为消除内部交流障碍,方便交流而制定的一个通用标准,必然以政治中心地区语言语音为基础,所以随着时代变迁,政治中心区的转移,标准语音变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没有长时间的边界稳定和政权稳定,文字丶语音固定是不可能的。当然,其他因素还有许多,还难一一列举。
鲁西南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鲁西南,是山东的西南部。在历史上出现过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思想家孔子、孟子、曾子、军事家孙武、改革家吴起等。
孔子:
儒家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晚年修订《诗》《书》等六经,其弟子把孔子和其他弟子的一些语录编成儒学经典《论语》,一直流传到至今,所以他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被编去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这些都是来自语录体散文集《孟子》。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才有《墨子》一书,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鲁班
木匠鼻祖,咱们的很多发明都集中到他身上,比如木工师傅用的钻、刨子、铲子、曲尺。
孙膑
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后代,在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就出现了《田忌赛马》,写了一本供后人学习的兵书《孙膑兵法》。
因地理原因,四省交界地区,才有出现各种各样的文人、武将、改革者。
标签: #尔雅古风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