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0471tv.com 5 0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技创新是提高什么的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

当今的科技水平足以支撑人类登陆火星了吗

惯例先说结论:当前技术不足以支撑人类登陆火星,但可以支撑载人火星探测。下面从两方面回答:1.人类登陆火星困难在哪? 2.当前载人火星探测计划。

一、人类登录火星的困难

对于人类登陆火星来讲,稳妥的人类登陆火星的技术路线应该是:无人着陆探测——无人取样返回——载人环绕探测——载人火星登陆。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火星着陆探测,其中火星的进入、减速、着陆技术仅有美国掌握,已经成功将三代火星车送到火星表面,最近又成功把洞察号安全送到了火星表面。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在近期可以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和载人环绕探测,这也是国际上下一步火星探测的重点。

对于载人火星登陆任务来讲,要把宇航员送到火星表面并安全返回地面,大概需要经过以下过程:地面发射载人探测器——长时间地火转移——火星轨道捕获——火星着陆——火星表面起飞——进入环火轨道——在环火轨道与返回器对接——长时间火地转移——地球轨道捕获——着陆。上述过程涉及到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很多,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能力很好的人类登陆问题,小规模的火星表面取样返回探测已经是人类现在技术水平的最大能力了。目前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开展火星取样返回探测,JPL的方案中火星表面起飞的探测器重量在300kg左右(图一)。中国官方也多次表示,在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完成后,中国也要开展火星取样返回探测任务。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真时天下

二、当前载人火星探测计划

2017年NASA首次公布了步骤详细的载人火星探测方案,计划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至少11次发射任务分阶段完成载人火星探测。阶段1为在地月空间开展多次任务,组建深空门户和深空港;阶段2为完成深空门户建设,并开展火星能力验证任务;阶段3和阶段4为离开地月系统,到达星轨道,开展火星系统和火星表面探索任务。

阶段1的主要目标是积累在地球以远深空驻扎更长时间的经验,除验证空间发射系统 (SLS) 和猎户座 (Orion) 载人飞船的安全性外,还将利用EM-2至EM-5任务在月球轨道建造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作为前往深空和月球表面的门户。深空门户最多可支持4名航天员开展长达42天的任务,并支持深空港飞船建设,且与近月球轨道任务运行兼容。深空门户包括电力总线、小型居住舱、对接口和气闸等部分,并可利用后勤补给飞船支持开展科学研究。

阶段2旨在验证在月球以远开展长期载人探索任务的能力 (见表2)。为此,NASA提出建造深空港飞船的设想。该飞船是一种可重复利用航天器采用电力和化学推进,用于开展包括火星在内的深空探索目的地载人任务。航天员将搭乘深空港飞船往返于目的地与深空门户,飞船经过维护后还可再次出发。深空港飞船重约41吨,具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可通过补给和少量维护重复开展3次火星级别任务,支持4名航天员开展1000天级别的深空任务,并可在地月空间进行燃料补给和少量舾装。该阶段的重点是开展深空港飞船1年期载人任务,验证前往地月系统以远的火星等深空探索目的地的系统成熟度。

总之,就当前技术而言载人登陆火星为之尚早,但人类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我相信各位有生之年一定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个人觉得人类实现登陆尚需时日。登陆火星要考虑到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登陆火星远比登录月球困难的多。迄今为止,人类成功登上的外星球只有月球。

先考虑一下距离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只有384000公里。当年登陆月球的宇宙飞船飞往月球只用了4天多的时间。然而火星就要远多了,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是5500万公里,最远的时候有4亿公里。

当然是在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准备登陆最为合适。但是火星和地球是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的,距离是近是远。只有在火星大冲年距离地球最近。今年就是火星大冲年,火星距离地球的距离只有5759万公里。这也是为什么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选择在今年的重要原因。今年的火地距离最近,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以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的飞行速度飞行了210天的时间才到达火星。也就是说,载人宇宙飞船要登陆火星,就要在太空中飞行6个多月的时间。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平安的呆上6个多月的时间是个大问题。

荷兰的“火星一号”火星登录计划,计划在2023年登陆火星,从距离上看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火星登陆登陆的时间。下一次火星距离地球最近是在2035年!

荷兰的“火星一号”已经选出来4名“地球壮士”登陆火星。但是这是一张单程票,取了就别想回来了。登陆火星不像登陆月球那么简单。月球除了比火星近,还有一点是质量比火星小,宇宙飞船在月球上起航返回地区受到的月球引力要比在火星上小的多,因此在月球上要返回地球需要的燃料更少,更容易些。相反在火星要大得多,宇宙飞船要摆脱火星的引力要困难的多。众多的火星探测器都是一去不返的“地球壮士”。机器可以不回来,然而人呢?

再说了,如果是从地球上带了充足的返回的燃料,那是不是也要等到火星和地球最近的时候在返回呢?这是不是意味着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要在火星上生活很多年呢。这些人在火星上的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氧气够用吗?火星上的强烈宇宙辐射人类能够受得了吗?火星上将近200摄氏度温差能适应的了吗?但是目前来看,火星上的土壤腐蚀性非常强,并不适合种植植物,满足人类自给自足的需求,刚刚发现的地下水,也不适合人类饮用;而且火星上的氧气含量极低,人类根本无法直接呼吸火星空气。

以上的问题都是在登陆火星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个人的见解很片面,肯定还有诸多我们想不到,就算是科学家也考虑不到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有一点解决不了,到时都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说,如果说现在的科技水平只是能够把人类送上火星,而不能保证其活下来的话,这样的技术是不成熟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啊。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欢迎点评!

我就是兔斯基,欢迎关注我,一起分享有趣的科学知识吧!

标签: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