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人车的二手车比较便宜,购买靠谱吗
感谢邀请,国家二级教练,金牌教练员,专业从事于驾校学车考试和安全驾驶研讨十余年,与您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您。
车辆一旦购买到手立刻贬值,更别说使用一段时间或行驶到一定的路程,价格会大幅缩水。二手车确实很便宜,而且性价比高,懂行的人士买过来肯定非常划算,但是一定要专业,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后悔莫及。总的来说,买二手车注意以下几点:
1.事故车不买。这种车从外观上就很容易辨认出来,但凡出过事故的车都会进行漆面修复,首先会留下痕迹:那就是有飞漆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飞漆指的是在修复过程中散落在不应该喷漆处的油漆,而原厂车辆由于是先做漆再拼装,不会有飞漆)。其次可以用手轻敲漆面,原厂的漆面声音清脆,而修复过的声音沉闷。比较严重的事故车还会留下很多难以修复的扭曲形状。
2.不买调表车。一般来讲调校过的里程数非专业检测难以发现,但是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看车辆的减速踏板(俗称脚刹),一旦磨损严重,代表行驶公里数较多。
3.不买泡水车。主要识别方法有:车内有没有异味(水腥味);是否在底盘或机舱内有多处锈迹;车内是否有淤泥痕迹;座椅螺丝是否都有拆卸痕迹等。
4.注意观察整车状态。最好是将车辆置于举升机上,除了四周以外,车底盘也是重点检视项目。同时还可以手动旋转下轮胎,观察轮胎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运行。
5.检查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是否与行驶证一致,不一致的就不能要了。
6.最好有权威机构检测凭证,就算日后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维权。
如果您买到满意的车还要注意:最好能过户,如果不能过户,购车发票,登记证书,行驶证,强制保险和所有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定要备齐。
对此,欢迎朋友们指正,补充和点评。
每一台二手车的价格都会不一样,不同车况就代表着不同的价格,你说的车价低,应该只是相对其他车型来说价格低而已,但是保养情况,有没有补漆钣金,有没有出过事故,发动机变速箱漏不漏油,有没有维修过等这些都是会决定一台二手车价值的
并且人人车售卖的车辆,一般除了车价,还要收取服务费,过户费,清洁费等费用,这些都是要加在你的购车款里面的
还有的车型必须要分期购买才能享受优惠价,有的还会强制购买保险,加装饰等其他附加条件
所以买车一定不能只看价格,要综合来对比价格
汽车的价格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市场发展的趋势就是产品越来越先进,价格越来越便宜。汽车作为商品自然也不会例外,汽车因为专业性较强,所以很多人对价格变化可能会有点模糊。
还是从大家熟知的电视发展之路说起:80年代一个14寸黑白电视机500块,人均工资只有100多块,要半年的工资才能买一台。92年买熊猫黑白机620元,95年买长虹21彩电3400元,99年买29长虹彩电3888元,90代初工资只有200-300元,90年代末也只有400-1000元。而今天一台时尚的50寸LED液晶电视才3千多,远低于一个月的工资了。
现在中国市场,汽车行业逐渐趋于饱和,但饱和过程中,会有竞争,竞争除了技术上的竞争,还有产品价格的调整!很多国产中小品牌为求生存,论品牌、技术、质量全无优势,价格成为唯一,也是最有效和直接的手段。降低价格可以,但车企不能不赚钱,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更换便宜零部件,便宜材料来降低整车的成本!慢慢地质量也跟着下降,消费者就会发现便宜无好货,这车的口碑也变差而逐渐失去市场。
怎样既降低价格同时又能获得利润呢?提升产能,并提升效率,企业探索实施“智慧工厂”,这是所有大型汽车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用新技术节省材料,节省工艺成本,这是最好的,在这基础上就比较容易实现大的成本节约。
当然还会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国六新标准一出,国五标准的车不迅速降价消化掉都不行,上不了牌以后还怎么卖。
还有前二天51特斯拉一次性降价几万,最低只要27万了,有风投机构投资用不完的钞票,先灭掉对手,占领市场份额再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这个曾经的奢侈品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依然有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事情出现,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汽车居然年年降价。相比于老款车型,新款在各方面都有提升的情况下,价格还稳步下跌,刺激着新车主买车,也让老车主的心在滴血。其实造成汽车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批量化生产造成的成本下降,但同时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流水线作业下的成本控制
最早的汽车是在车间里由技师一个榔头一个榔头敲出来的,好几个工作人员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打磨出成本。加之材料的稀缺与昂贵,那时候能开上汽车的人自然非富即贵,可以说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享受这一殊荣。自从福特工厂发明了流水线,汽车的制造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批量化生产,工人手工完成的事情越来越少,产量的稳步提升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下降,车价也出现了断崖式的降低。一些普通的中产阶级也开始能开得上汽车了。
全球化带来的成本最优解
流水线生产出现之后,汽车的价格虽然下降,但是普通老百姓依然望而生却。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汽车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的成本就更多了。选择技术最好的国家做设计,选择人力最廉价的国家做生产,把工厂设立在第三世界国家,把销售放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汽车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普通老百姓开始买得起汽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降价的情况下,汽车制造销售的利润空间依然巨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市场不会被垄断,进口,合资车独大的情况没有持续太久,随之自主品牌强势进入。经过了十年的艰难起步,如今的自主品牌在技术,配置,质量和售后的各个环节都不输合资车,而在售价方面又有着巨大的优势,越来越在中低端汽车销售市场站稳了脚跟。合资车迫于销量的压力只能选择降价,但即便如此,在15w以下级别的选择空间上,合资车依然不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
为了保证在降价的前提下保证利润空间,很多车企选择了在车主看不到的地方减配,甚至对至关重要的安全配置动了手脚,他们忘记了在信息透明的今天,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根本瞒不住。
汽车价格越来越低是必然的趋势,这也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汽车市场面对环境问题,新能源的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让我们这些爱车的人一起拭目以待。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汽车生产难度越来越简单、流水线作业也让汽车产量不断增加
汽车也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沦落为快消品,就像日化品一样稀松平常。看看身边常用的日化品,价格都不会太高而且品目繁多,可选范围也比较广。
70后80后都记得当初的“飘柔”“海飞丝”等洗发水,二十年前可以明星产品,价格是同类产品中最高的。现在呢?前段时间在超市看到了飘柔洗发水,仅卖十几块,当时还以为是假货呢!厂家都看到了洗发水的利润,因此一窝蜂都生产洗发水,品牌多了以后价格自然会降下来,价格会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汽车也是如此
名牌洗发水的水分不断被市场挤出来,日化品逐渐进入微利时代。汽车的水分也在不断被市场的挤出来,只有低廉的价格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更新款的车型不贵的价格才会让消费者有换车的欲望。如果一辆车可以开三十年不用换, 汽车厂家早黄了!所以汽车厂家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导致现在的汽车更换频率越来越高,而汽车使用年限越来越短,换车周期也被压缩。
可以看出来低价也是汽车厂家的一个套路,勾引消费者换更好的汽车。
一辆汽车最大的成本是研发投入。前期开发投入需要巨大资金,这些研发费用都会分担到汽车里,但是一款车型生产的越多,分担的研发费用也越低。同时因为采用的零部件数量不断增加,零部件前期开模的费用也会摊薄,最后几乎就是原料的成本而已。因此一款车销量越高,其成本也越低。这也是为什么哈弗H6经常挥刀自宫的原因,也是哈弗M6价格低的原因,就是因为成本在不断降低。
其他品牌的汽车也是如此,一款车型寿命周期越长则成本越低。
例如大众火柴盒车型~捷达/桑塔纳等汽车在国内持续生产20年之久,从最早的十几万到后期的5-6万。据说捷达批量生产后成本在4万左右,但是诸多原因导致捷达市场售价达到十几万元。后期降价就是因为受到国产车的挑战,比如国产车成本为3.5万,那么终端售价不会超过四万。国产车的紧逼导致合资车的价格不得不下调,当市场上的汽车品牌增加以后,丰厚的利润自然会随着汽车销量而降低。
就这样厂家不断的通过提升产量而降低汽车生产成本,甚至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还会出现简配的行为
除了配置降低阉割某些功能之外,零部件的供应商、标准也在改变。没办法,降低售价的前提是降低成本,小厂的货、标准低的货价格才会便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老款车型某些部分比新款还要好的原因。
简配,降低零部件标准,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整车成本。
毕竟很多人更在乎的是购车价格,以前听到某款车降价2w块的时候肯定会有捡便宜的感觉,也就有了购车/换车的冲动。现在2w优惠已经是跑平道,奥迪部分车型不优惠7-8w都是不正常的。其实这些就是厂家狡猾的行为,用一个较低的购车门槛来吸引你购车/换车,如果按照国民收入来计算,汽车的价格应该是逐步提高的,二十年前一辆车十几万,普通家庭收入几千块而已。也就是说不吃不喝攒上几十年。
现在家庭收入提高十倍以上,但是汽车售价并没有增加反而降低很多。这里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降低了生产成本导致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周边零部件价格也会下降。就像当初电脑CPU卖到成千上万元一块一样,到现在几百块的手机性能都可以超过当年成千上万元的CPU,这就是工业化生产的优势,电子产品价格会越来越低。
此外厂商在新车型研发上也下定了一定的功夫:这个框架,那个平台,其实都是为了增加零部件通用型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整车研发费,例如开发一款新车型只要在现有的平台上把几个参数改改就可以用,不需要专门打造。而造个汽车壳就可以当做新品种来卖,框架、平台都现成的,因此研发周期缩短、研发费用降低。这样就降低了制造成本,也降低了售价。
降低售价的同时也拉低了汽车售价门槛,而一部分人换车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毕竟换车的成本并不高。
标签: #二手车缩水率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