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0471tv.com50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目的只要一个,就是尽快结束战争。美国也不像用抢滩登陆日本本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和时间,世界其他国家也不想,于是用原子弹这种反人类罪的武器就提上日程了。美军向日本投原子弹最初的方案选择了6个目标,分别是京都、东京、广岛,小仓,长崎,新潟,东京已经被4轮B29“李梅火攻”烧了90%,一片废墟,烧得比原子弹还干净,更何况日本高层还在东京,如果全炸死了,谁来代表日本投降?于是日本政治中心东京躲过一劫!那为何剩下的5个目标,美国会选择广岛和长崎呢?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 真时天下

其实最初美国准备组织联军进攻日本本土,估计战争还要打1年半,而伤亡估计80万,当然个人觉得这个数字有点保守,全民玉碎的日本给美军到来150万损失应该不成问题,当然最支持登录作战的是麦克阿瑟。但美国高层经过慎重讨论后,还是决定“使用原子弹逼迫日军投降”。

美国军方很快拿出了原子弹投放的6大目标,分别是京都、东京、广岛,小仓,长崎,新潟,这些目标有日本政治中心、工业基地或者军事重镇,东京前面说了必须保留,一旦炸了就没人代表日本投降了,京都是日本天皇生活的地方,世界古城,历史学家梁思成向美国建议京都古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免于被轰炸,美国高层采纳了。

还剩下广岛、小仓、长崎和新潟,广岛是第一目标,这里是日本军队重要的陆海军兵力集结地,而且日本的毒气研究据点也在这里,于是在8.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此引爆,原子弹的威力给了日本巨大得震撼。紧接着第二目标选择是小仓,但B29轰炸机飞到上空时天气不好找不到目标,最终选择了飞往备选方案长崎,如果日本还不投降,小仓、新潟都难逃劫难。

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日本天皇震惊了,天皇知道自己再抵抗无疑会有更多的城市遭受核弹洗礼,在8月15日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

1,美国军方和研制原子弹的科研队伍需要准确地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和效果,因为必须选择之前在美军对日空袭中基本没有收到损害的城市作为打击目标,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出毁伤效果一以供评估。这样一来,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等已经被严重摧毁的大城市就不能作为目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不能关押有盟军战俘。因此美国陆军提出了基本未遭受到空袭的京都,小仓,广岛和长崎四个候选城市。但是在投放原子弹之前,一些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和战俘被临时转移到广岛,最后还是遭受到伤亡了。

2,广岛之所以入选是因为不仅是重要军港,还是日本本土东部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小仓是日本军工企业很集中的城市。长崎则是重要军港。

3,由于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坚决反对,古都京都被从候选名单上去除。史汀生曾经在20年代游历京都,充分认识到京都的文化价值。因此史汀生力主避免对精度实施打击。中国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他是为史汀生的反对意见提供了学术理论依据而已。其主要作用并能对决策发挥影响的还是史汀生。最终候选城市只剩下广岛,小仓和长崎三座城市。

4,广岛作为名单上的首选目标而在1945年08月06日被原子弹袭击。但是08月9日准备对小仓实施打击时,当地气象条件不好,于是改对长崎实施原子弹打击。小仓逃过一劫,长崎则比较倒霉。

这个事直接导致日本投降的原因。不这样做,日本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的行径,继而继续战争,这件事是美国教训日本而这样做的,因为日本居然不把美国放在眼里,偷袭珍珠港事件,所以美国也存在报复,第二,就是这样做可以让最后一支纳粹份子倒下,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为什么会用原子弹回应,就是美国要报复日本,让日本记住美国。在一个就是这场战争该结束了,全世界伤亡损伤太大了,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而这样做,最后就是当时日军在中国还有驻军,还在打,所以逼迫日军撤出,向中国缴械。其实可以归纳为两点。所以不这样做的话,战争不可能结束,至少短期内是这样,日军必定还会和中苏继续打,还会有死亡,所以就是这样。1945年8月下旬美国就投了两个原子弹,9月2号日军就投降了。原子弹,其拍摄录象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美军临时决定轰炸广岛和长崎

标签: #长崎9月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