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真实,在你了解的历史中,有没有让你热泪盈眶的瞬间

0471tv.com50

无论是否真实,在你了解的历史中,有没有让你热泪盈眶的瞬间

很多人听说过真实历史:西汉时,卫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全家被杀,只剩下年仅几个月的孙子刘病已被关进大牢。在九死一生的恶劣环境中,这位婴儿在廷尉监丙吉的无私照料、保护下才得以活命,饱尝人间疾苦,后来成了带领西汉走上巅峰的汉宣帝。

无论是否真实,在你了解的历史中,有没有让你热泪盈眶的瞬间 - 真时天下

出生数月进监狱,靠着监狱官的照顾才活命的“皇曾孙”

当初,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卫太子刘据纳史良娣为妾,生下儿子刘进;刘进后来娶了王夫人,生子名叫刘病已,因为他是汉武帝的曾孙,人称“皇曾孙”,他也是刘据孙子辈的唯一后代。

公元前91年,刘病已出生仅仅几个月,“巫蛊之祸”爆发,刘据本人以及三个儿子、一女儿以及所有妻妾都被杀,几乎被灭门,只剩下年幼的刘病已躲过一死,被关进了监狱。按理说,这种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身处暗无天日的大牢里基本没有存活的可能,但好在他遇到了一位有良知的官员—廷尉监丙吉。

丙吉参与审查巫蛊之案,心知太子的谋反罪名纯属空穴来风,但当时此案已经汉武帝定性,自己能做的只有偷偷照顾太子唯一的血脉。为此,他挑选了性格忠厚又恰巧在哺育期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专门照顾刘病已,并且给她们安置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自己每天则两次前来亲自探视。

以身抗命,丙吉保全整监狱犯人的性命

巫蛊之案审理了近一年还未能结案,在此期间,汉武帝心情烦闷再次生病。而望气者(也就是风水师)声称,皇帝之所以身体不适,是因为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气,以后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帝位。

在科学落后的当时,古人对这种占卜之事深信不疑,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刘彻分派官员巡查长安城内各监狱,关在狱中的犯人无论罪名轻重一律灭口。

负责处理刘病已所在监狱的官员名为郭穰,他连夜赶来,却吃了个闭门羹:丙吉将大门紧闭,坚决不放来者入内,而且义正词严的怒斥郭穰等人:

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

其他人尚且不能滥杀,况且曾皇孙刘病已在此?!双方僵持了一夜,无奈的郭穰返回后,上书朝廷弹劾丙吉违抗皇命。幸运的是,此时的汉武帝刘彻也醒悟过来:“这是天意啊”,为了弥补这次罪过,他下令大赦天下。而当时长安城中,只有丙吉所在监狱的犯人们逃过了一劫。

历经劫难,刘病已终于走出监狱

其后,丙吉想趁机把刘病已送出监狱,让朝廷抚养,然而由于没有汉武帝的命令,长安城的负责官员不敢接受,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后来女囚胡组刑满释放,丙吉自己出钱聘用她留下来继续照顾刘病已。

随着刘病已逐渐长大,光靠女囚的母乳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生存所需,丙吉于是按月提供口粮。在这期间,由于监狱条件所限,刘病已多次面临死神的威胁,丙吉竭尽全力照料才得以化险为夷。

后来,探得史良娣的母亲(名叫贞君)和兄长仍在世,丙吉亲自把刘病已送过去抚养。从此,刘病已终于脱离了监狱生活,得以在亲人的照顾下长大。

长于民间、饱尝疾苦,刘病已成为一代明君

后来,生活在民间的刘病已得到了刘据老部下张贺的照顾。在他成人后,张贺出聘礼,帮他娶许广汉的女儿为妻。在岳父以及曾祖母家的照料下,刘病已有条件学习知识;由于天资聪慧,他在诗书等方面的学识颇深。同时他天性喜欢四处游走,斗鸡走狗无所不精,饱尝人间冷暖、知悉世间百态,因此对民间的疾苦、百姓状态以及政府官员的为政得失一清二楚。

刘病已18岁时,朝廷中的重臣霍光等人废除昌邑王刘贺,正为皇帝人选发愁。此时已在中央为官的丙吉向朝廷官员讲明了刘病已的情况,同时杜延年等大臣对其也早有耳闻,他们一直推荐刘病已接任皇位。

考虑到刘病已生于民间、孤立无援,容易掌控,霍光、张安世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就这样,刘病已从一位几乎命丧监狱的婴儿,机缘巧合的登上了大汉帝位。

而丙吉却对自己当年抚养皇帝一事闭口不提,直到十年后,由于当初在狱中参与了照顾刘病已的女犯上书求封,汉宣帝才终于明白身边的大臣丙吉竟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

汉宣帝生于民间,深知民事之艰难。他亲政后,厉精图治,整顿官场,对官员严加考核;对于刺史、守、相等高级官员的任免,都亲自审查,听其言观其行,名不副实者一律辞退。西汉的官场至此涤荡一清,史称“汉世良吏,于是为盛”。在汉宣帝统治期间,西汉对内政治清明、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北方的边患得到解决,汉王朝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史称“汉宣之治”。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当初那位基层官员丙吉的善良。当初,谁也想不到那位监狱中的婴儿竟能成为日后大汉的皇帝,丙吉的举动,仅仅出于个人的正义和良知。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建功立业的万户侯们固然令人倾佩,而丙吉这种官员的善良举动,则更是闪耀着体现人类文明的光辉,正是这种人性,维系着中华文明数千年不绝。

读历史最让我感动的几个瞬间

1、川军死字旗

这是是一名父亲在儿子上前线之前送给他的。死字旗现在藏于建川博物馆。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据统计抗战期间,川军几乎全体出动,平均每15个四川人就有一个上前线,最终60余万官兵阵亡,4位中将殉国。

2、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

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在张自忠死后当日发出报道称张自忠为“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

周恩来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1991年李先念书:“抗日名将,民族英烈。高风亮节,气壮山河。”

张自忠将军在日军四面围攻之下,身中七弹,弥留之际只说了一句话,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凭这一句话,张将军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每每读到即眼眶湿润!

3、南京保卫战

镇守水西门的是第51师153旅306团。日军见久攻不下,就组织了敢死队,向守军发起自杀式进攻。守军眼看抵敌不住,某排排长找到团长邱维达,申请组织敢死队,跟日军敢死队以死相拼。

邱维达望着这个排衣衫褴褛但神情坚定的将士们,问:“你们知道当敢死队意味着什么吗?”将士们齐声回答:“死!”邱维达热泪盈眶,大声喊道:“是以死报国!”

全排将士子弹上膛,刺刀上枪,列队出发,再也没有回。

标签: #孤城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