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去链家做销售有没有发展潜力
我的理解啊
1.最早的中介,卖房的一般没有什么学历就可以加入,有的是社区的大姐,对小区比较了解,有的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全职妈妈,都可以,现在中介越来越正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才加入,链家作为国内的中介品牌更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可以加入尝试的。
2.中介市场无论是房产低迷还是火爆,都会有第一手资讯,证明信息时代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很多优秀的销售眼光也是独到的,你有可能在工作中先给自己安家哦,因为近水楼台,祝你在工作中成长。
3.任何销售都需要从基层做起,没有一步登天的,没有走出校门就当上销售总监店长的,除非你是富二代,如果自己善于沟通,善于学习可以加入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未来的店长总监会像你招手的,销售都是靠业绩说话的,多久晋升也是看你的业绩和能力。
4.房产中介也是随着市场走的,碰上低迷期确实很艰难,但是无论房价是涨还是跌都是民生关注的问题,未来注定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不忘初心吧
做销售,做任何销售,都是有发展潜力的。
销售主要看业绩说话,没业绩一点用没有,不关你用啥方法,业绩上去就是好方法。销售,业绩当道。
本人,一个同学,说话有点口吃(有点结巴)但在我们一起在一个公司上班时,销售公司,每月业绩排名第一,第二,每月拿优秀员工奖金。领导照样喜欢他,不久升职主管,再不到半年,升职片区经理。业绩主要,每个人的销售方法不同。
我外甥女,高职毕业,应聘链家地产做房产销售,开始在北京,做的非常好。现在回西安,再恒大房产做销售。毕业两三年,女生,现在计划在西安买房子,首付的钱已经够了。
所以,你尽快去上班吧!主要你若喜欢销售,你的发展潜力非常大,祝福你!!!
在销售岗位上,肯定是靠实力说话,在房地产行业以前有句话说“三年不开单,开单吃三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房地产行业前景还是有的,就是前期累计人脉,学习专业知识这一块,要很长的时间,不过也有运气好,快速成交的业务员,不过这都是要累积,跟不断行动的。房地产销售人流是非常高的,做的好的留下,做不好的挨不住换行业.这都看自己。基本上销售行业就都是这样。磨砺人的意志力,行动力,培养人才。只是你说要多久才能在房地产晋升?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这个怎么说呢?对于刚毕业出来的,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是未知的,还有无论那个岗位都是有潜力的。对于你的问题:
第一,你所谓的潜力,在你的心目中是几年一个升职空间,这个是没有定论的。根据我了解的一个例子,一个人用9年的时间从最基层销售,到重庆某片区老大,也是链家的,他除了业绩一直很好和会沟通之外,还有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样,上次带我们看房的一个在链家工作的,三十五了还是到处跑销售。
第二,房地产这个行业肯定是有潜力的。一是从中国目前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我国城镇化率2019年才44.38%,我国的城镇化并不高,欧洲和美国在两千零几年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我们现在是早发展城市,发现城市必然会对城市房地产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二是目前我国对农村户籍的管理更加严格,你城市户口是很难转入到农村户口的;而农村户口近六年来流入城市超过1亿人,城市的人多了,又无法回农村,住是人的基本需求。三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追求好的生活、教育、医疗环境,为什么有学区房、公园房、商圈房,除了所谓炒,还是需求规律刺激。四是你看贝壳都上市了,曾经说永不踏入房地产行业的马云今年也步入房地产了。
第三,你从事房地产行业,基本上都是看销售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盈利怎么发展呀。
第四,业绩是基础,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工作,综合能力才是王道。除了你要专业化掌握房地产销售知识,还要有管理、组织、其他行业情况等知识。争取做一个“T型”人,即对某方面精通,同时对其他方面全面了解。
第五,你需要做好你的职业规划,毕业的选择很重要。很多人在房产行业都干得不久。愿你有方向、有行动、有坚持、有收获。
我的朋友也是应届,去做过了解过,所以我能告诉你上海链家是一个什么情况,应届生适不适合。
上海链家:链家是上海地区的龙头房企,在其他地区没有上海那么出色,所以上海链家底薪最高,达8000元/月,这是为了防止大学生去了留不住,毕竟刚开始工作都开不了单,可以领半年还是一年,然后变成5000。
链家大量招聘本科生提升员工素质,据说已经占到50%,所以开出8000也是可以的。
发展潜力的话,如果你愿意干这行,并且能力出众,职位上不容易晋升,都这样,但是提成点会增加,只要你后期客户资源多,一个月成交一套都几万块钱佣金到手了。
卖房子讲究自己找资源,不像银行,资源是上面给的。而现代很多人也是从网上看房,但房产经纪人的作用就是带客户实地看房考察。但是你如果只是想去做着试试看,而且你的专业跟这个相差的很大,那就建议你不要去,因为对你简历不太好。
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第一,上海的平均收入是全国最高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上海的这一数字为全国最高,达到了72232元,排名第二的是北京。
社保局公布的上海市2020年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4056元,依然是全国最高。
上海最近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从2480元上涨到了2590元。在今年没有上调前已经是全国最高了,上涨后更是比第二名的北京、第三名的深圳提高了不少。
除了以上官方数据外,各类民间机构(企业)也会时不时公布各地人均工资,不过这些榜单的权威性以及数据的涵盖程度不太靠谱。当然,也可以参考一下,一般来说,在这类民间机构的榜单中上海的平均收入总能排到前三。
第二,不论是官方统计数据还是民间收入榜单,说上海是全国工资最高的城市之一应该没有问题吧?
那上海普通人的真实收入到底如何呢?和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样。具体分析如下。
(1)上海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城区人口超过1900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多意味着收入差距非常大。超高收入的人不少(年50万元以上),但分摊到2400多万人里就显得非常罕见了。上海的主流到手月薪在4000-9000元之间。怎么得出结论的呢?下面继续分析。
(2)以上海2020年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来看,一年平均公司124056元,每月为10338元。
这个平均数字需要做一些调整,因为统计的收入是扣除五险一金以及个税之前的,实际到手的平均工资远远没有10338元那么多,一般按照20%的扣金及扣税计算,则平均到手工资为10338*80%=8270元。
另外,一个城市测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不能代表整个城市所有人的工资,因为即使是上海也有居住在郊区的务农以及打零工人员,他们的收入明显较低,故如果计算入内的话则会将平均数由往下拉低一些。
同时,平均工资往往比中位数工资要高。什么叫中位数了,就是一群数字中的那一个处于中间的。比如1、2、3、9、10的中位数为3,平均数为5。因此,中位数工资往往比平均工资还要低一些。
(3)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上海民众的真实月收入基本在4000-9000元之间。如果需要继续缩小范围的话,大部分的到手工资也就在5000-8000元之间。如果每月能拿到8000元以上则比全上海绝大部分的工资还要高了。
第三,这个工资水准高吗?我可以告诉题主真的不低了,大部分人拿着5000-8000元的到手工资的城市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其他二线城市基本达到大部分人到手工资在3000-6000元之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更加低,每月三、四千元也不算低收入者。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怎么讲呢!总体上收入是高的,主要是单位间的区别比较大,外企和高科技及金融单位应该是高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其它单位除了高管也就一般了。讲下我个人的经历,12年来上海,入职新加坡的公司,税后到手3.6万,共做了4年,每年涨一点,最后工资到手4万整,不过好景不长,公司转眼倒闭,16年10月大家散伙,领了半年的失业金,应该是1400左右每月,孩子那几年读高中,就想着找个家附近稳定的工作做到退休,正巧有个国企招人,我也不在乎做工人,本来我就是焊工出身,考察了下工作十分轻松,而且离家只5分钟车程,顺利入职,开始到手只有6000,和之前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我也不再乎,17年4月入职,第一年我就解决了厂里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并研发了多款非常实用的新工具,一年后工资翻了一倍,在这厂里基层里应该是最高的吧,但重工业行业都不太景气,我个人也还是相对满意的,因为确实很轻松。但在上海目前的收入也就中等偏下吧。
上海真实收入也还是比较高的,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每个月是6019元。
在全国来说,根据刚刚公布的2020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来看,上海市位居全国第一的位置。
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22万元,折合每个月是6019元,在全国位列第一名,而北京位列第二名,比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了不到3000元。
大家知道可支配收入是净收入,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是要去在总收入的基础上,去掉个税以及社保等支出,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明显是要比人均工资要低一些的。
而根据2019年上海市公布的数据,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9万元,折合月平均工资9580元。这样来说,可能2020年工资可能还会有所上涨,2020年人均工资可能会达到月薪1万元左右的样子。
综上所述,上海2020年平均工资可能会达到1万元左右,而2020年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为6019元。这样来说,上海的真实收入可能大部分人每个月净收入都在五六千元的样子,而月入上万可能只是少部分人,而月入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高的可能就更是少数了。
总体来说,上海的人均收入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平均并不代表个体,在上海收入也存在不小的分化。
1. 人均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其中,有9个省份超过了全国的平均线,而在这9个省份当中,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高居榜首的,达到了72232元。
可见,上海的这个数据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从数据上说,上海的收入水平确实是比较高的。
2. 分化的情况
就实际的情况来说,上海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海纳百川,在这里生活的居民收入水平也是有比较大的分化的。
(1)总收入
根据《胡润财富报告》,我们的富人都是比较集中的,而上海的富裕家庭数量也非常多。常年都是居于前三甲的位置。
根据报告,这些富人主要都是企业主(占 60%),金领 (占 20%),炒房者(占10%),职业股民(占10%),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富人群体也是比较接近的。
就拿笔者的一些企业高管朋友来说,很早之前就已经年入百万,而且是家庭双方都年入百万以上,有了家庭的第一桶金,然后再进行各种投资,在40-50岁的时候,基本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但这一类人,毕竟还是属于少数,还有很广大的群体,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不少人收入大概是在万元上下,月入6-8千的也有,根据单位的性质不同收入有所不同,还有些人工作10年以上,做到了公司的中层,年收入在30-50万之间。
所以,总收入从几万到几百万,跨度可以是比较大的。
(2)收入来源
我们的可支配收入,其实是可以分为四类: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在这个城市,充满了机会,大家所获取收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很多人除了获取工资性的收入,还可以有不少财产性的收入。而财产性收入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原始积累取得的理财收入,还可以有房租的收入,如果家里有动迁,那么这部分的收入就会比较高。所以,从收入的来源来说,大家也可能都有不同的渠道。
所以,上海的整体收入是偏高的,但是各种收入群体也是分化较大的。而在这样一座城市,虽说生活成本比较高,但是大家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中会有更多追求和向往,也会有更多奋斗的动力。其实个人认为,不管收入高不高,只要有与自己收入相匹配的欲望和消费,都可以在这座城市生活。这也许就是海纳百川的意义吧。
标签: #金融街控股待遇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