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懂诗词的吗,给品品这首诗

www.0471tv.com 4 0

有懂诗词的吗,给品品这首诗

一、这不是诗,而是词。而且作者已经标有词牌名《江城子》。

二、作为词,是有严格的平仄和韵脚要求的。作者的这首词有几处不合要求。如“登楼远眺群山休”的“楼、眺、山、休”平仄都反了,“休”也不应该做韵脚。下阕的“试问乡陌还知否”“陌、知”平仄反了,“否”也不该押韵。尾句“心也瘦”的“也、瘦”均为仄声字,应该用平声字。由此可见,作者写词尚在门外。

三、作者的文笔不错,还是挺有诗意的。

首先是格律不对。

有懂诗词的吗,给品品这首诗 - 真时天下

《江城子》有五体,只有苏轼是双调,七十字,前后各七句,五平韵。

细雨拍打抽丝柳,冬离愁,绿难收。花粉两岸,醉里晚行舟。登楼远眺群山休,星不见,月空留。

满月何以再为钩,水东流,花落旧,风吹衣袖,掠去一春愁。试问乡陌还知否,谁似我,心也瘦!

上片开头写冬季的绿柳,不知何意,古人写冬天的柳都是衰柳、荒柳,绿柳傲冬,应是歌颂柳的坚强意志,到后面看又不是。花粉两岸,又是美景,但还不是冬景。“行舟”、“登楼”,应是楼船,星不见,月空留,这两个消句不错,但究竟表达什么感情,不明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就是这样写景是为了寄托感情的。

下片基本不错,情景关系也可以,但对景物特点没抓准确。落花流水是暮春景色,后一句“春愁”就对了。全词如果这暮春,上下两片都还恰景,写初冬就不合了。

关键点在于不是作者亲历的生活,现在没有人能做到“醉里晚行舟”,更不要说楼船了。没有生活凭想象写诗只能无病呻吟,隔靴搔痒。

词的表达一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二要有一个好的意境来表达你的心境,三是词句的组合要精准,四是要给读者有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你的词觉得不自然,不流畅,我认为最起码要围绕所表达的中心意境,情真意切,有血有肉,否则是空洞的。

这词是什么词牌我也不专业,只知道没味道。只是复制模仿再改造的东西。也没看见生命力,也没看见精神。只看见几个陈词滥调在那里说是词,要鉴赏。所以这诗和词不一定是要怎么高大上,但是要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再在自己的文化记忆中去借鉴优秀的一面。

要每天都写出首好诗好词来是基本不现实的。好的东西一定是脑海里的灵光闪现。那么多写多练也是一个方法,但是不一定都要晒出来。最起码自己要能忽悠的过去啊。

如果只是来首打油诗或者什么的,不是吹牛,张口就来。但是没有意境地是不会发表出来的。一首诗词肯定是有所触动才会产生,而不是为了写诗词而写诗词。

稍微严谨一些的态度也是对自己对平台的负责。

我说的有些尖锐苛责了,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希望更多的灵感作品井喷。欢迎讨论。谢谢

这首词是作者用词牌名巜江城子》来创作这首词,显然,作者此词借物言情,从雨打柳丝的“冬离愁”到“花粉两岸”,作者没有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试想冬季在寒冷霜风摇曳的凄凉背景下,何来的“两岸花粉”呢?让人质疑。既使是遐想在梦镜中的景象,这种借景抒发情怀的虚幻手法,没有意味其词的真切实感后情调。

下阙手法是成功的,表达了作者思多心切的情绪随着春吹花落,恰如去年今日,掠去春愁,致使心在消瘦。真正刻了此时此景诗人的思乡的离别之愁,揭示了诗人背井离乡的游子之情。

品尝词的章法平平仄仄及意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敢妄语。见谅!


《村居》里,天,烟,鸢,为什么只有这三个字是押韵的

谢邀。

《村居》里,天,烟,鸢,为什么只有这三个字是押韵的?

这首村居总共才四句,有三个字押韵。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个押韵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由于我们平时习以为常,就好像很多人一听到绝句就自然知道是四句一样,只要看到诗就认为第三句肯定是不押韵的。

其实这是一种常态认知带给我们的知识盲区。

说简单点,就是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多是这种结构,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看得多了,就认为所有的诗都是这样,所有的押韵格式都是这样。

大部分人只要提到唐诗,第一反应就是“床前明月光”。其实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古体诗,根本就没有平仄格律的限制。说到了这里,很多人又会惊讶了,怎么可能?最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时代,流传最广的作品,居然不合格律?

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学习的知识有很多没有必要涉及的盲点。比如初高中古文诗词教学根本就不会涉及到平仄格律,也就连中国古诗中最基础的两种类别:近体诗(格律诗)、古体诗(不遵守格律)这种常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最伟大的诗人是李白,模模糊糊知道中国古诗后来都是格律诗,就想当然地误以为李白写的流传最广的作品肯定是符合格律的,而且大部分人就算知道有平仄格律一说,区分格律体与非格律体也就是看字数和句数。

这没什么关系,因为格律知识对于今天的写诗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对不写诗的人来说更是毫无用处。所以,不知道没什么关系。

押韵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押韵分为隔句韵和排韵。

隔句韵就是隔句押韵,排韵就是句句押韵。

在中国诗歌发展早期,这两种押韵格式就是并存的。我们看《诗经》里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句就是排韵,后两句就是隔句韵。排韵可以迅速形成语气的节奏感,而隔句韵则是打破这种规则,让诗句的吟唱表现方式更加灵活,更加新颖。

那么有没有单独用排韵,或者单独用隔句韵组成的诗歌呢?

到了西汉时期,因为音乐越来越复杂,作为歌词而存在的诗,长度就必须增加来适配。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七言诗,而七言诗最早是汉武帝在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这就是最早的七言,由于一人一句的联诗,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每人一句,这个人就必须在这一句中把意思表达完整,不会形成断句,没有必要用不押韵来区分上下句,所以在这种诗体中一直保持着排韵。

这种格式一直在七言中流行,直到东汉末的曹丕,开始真正把七言送上一个比较正式的诗歌位置,但还是使用排韵,比如他最著名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细读《燕歌行》,我们会发现它因为使用排律,所以内容的分割是灵活的,可以两句为一小段,也可以三句为一小段。这种情况在格式自由的古风中是没问题的,而且在古风中押韵还可以转韵。但是这首《燕歌行》是一韵到底,慢慢地开始向唐诗格式靠近。这首排韵诗是七言诗的一个关键节点,因为当时的诗还在曹操的四言,曹植的五言这些主流诗歌体式中创作,七言属于后来者。

而到了曹植开创汉字音韵学之后,这种排韵的格式就基本上退出了诗歌主流。

因为诗在这个时候已经独立在音乐之外(西汉初就出现了“徒歌”),成为了文本文体,不再仅仅用于演唱。汉字音韵学在魏晋南北朝飞速发展,沈约、周颙总结出“平上去入”四声标注法并且应用到诗的创作,直接催生了唐武则天时期的平仄划分和近体诗的格律标准。

押韵也产生了变化。既然不再歌唱,成为诗人抒发感情的吟诵体,自然就回到了《诗经》时期的隔句韵格式或者排韵和隔句韵混用的两种方式。

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诗词,我们也只在歌词中能看到句句押韵的排韵,因为音乐的调整变调,汉字本身是否押韵、平仄都没有关系,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演唱。

诗成为朗诵作品,就必然是隔句韵或者两者混用,这样才能保证声调起伏,同时在古诗中还起到句读的作用,让我们知道如何断句。

而在近体诗中,隔句韵的格式就是平(仄)起不入韵格式,就是单数句都不押韵,只有双数句押韵,比如《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使用隔句韵、排韵混用的,就是平(仄)起入韵格式,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村居》就是这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就是近体诗的两种基础平仄格式,已经被固化。所以只要是近体诗,第一句有押韵、不押韵两种,但是第三句绝对是不押韵的。否则的话就不是近体格律诗了,甚至连不遵守格律的古体诗也抛弃了完全的排韵押韵法,因为不适合吟诵。

我们把“儿童散学归来早”改成“儿童散学归来前”,就得到四句押韵的排韵古风作品,写在纸上看不出来,但是我们朗读一下,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了。

但是如果谱上个曲儿拖长了音调,发生变音的演唱,又没什么关系了。

这是诗发展到独立于音乐之外,依靠汉字音韵本身来保障节奏、音律的必然结果。

标签: #中平镇天气

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