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天气防范

0471tv.com 5 0

民航客机在飞行时,怎样抵抗雷电的袭击

民航客机设计装备有气象雷达和抗雷击放电刷,主动和被动防雷击,飞行过程中,地面空管时时通报航路上空情和气象预报,地面,机上共同努力尽可能避免进入雷暴区,空中的气候变化多端,有时候也是防不胜防,客机遭遇雷爆袭击的事故也常出现。

常在空中走,哪有不被劈?飞机被雷劈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看起来电光四射非常吓人,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安然无恙,继续飞行。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客机,在设计制造时都会考虑到抗雷击的问题,而在实际运营中,也会特别重视防雷击。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避、放、导、防。

雷电天气防范 - 真时天下

图一:阿提哈德航空客机上的乘客实拍,客机被雷击中放电。

客机在被雷击时,舱里的乘客其实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客机做为一个薄皮大馅的金属壳子,即使不被雷击,带电粒子和静电也会让它成为一个巨大的带电体,由于趋肤效应,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静电,或是瞬间雷电电流,也只会停留在飞机的外层表面,并且通过放电刷迅速释放出去。

这也是说客机绝对的不怕被雷击,有时会引起一些结构部件和电子设备的损坏。尤其是客机的放电部位,或是雷击点,瞬间会产生强烈的电流,有可能会烧蚀,从外表看来就跟烧焦一样。

图二:中国C919客机,机翼后端的放电刷。

总之,对于雷击还是要非常慎重,应该用第一段讲的四字诀及时对应。首先避字讲的就是飞机飞行时,尽量主动绕过雷雨区域。这也是比较推荐的首选办法。客机的脑袋上都装的有气象雷达,在飞行中可以发现云团,也可以获取地面的气象预报,及时改变航线或高度,避开雷电云带。

放指的是大型飞机的机翼和机身都会设置放电刷,把瞬间产生的电流给释放出去。小型飞机多不装放电刷,机翼末端就能把电导出去。飞机其实也是可以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的避震针原理主要是把电流导入地面。飞机在停泊时,也可以通过避雷带与地面相连接。

图三:中国C919机头的雷达罩,突起的条就是防雷条。

导主要指的是飞机的非金属部分。先进客机复合材料用得越来越多,复合材料并不是电的良导体,雷达罩等部位比金属的机身更有可能被击坏。其实客机和战斗机的雷达罩均内嵌了防雷条,是由良导体制成的,可以将电流迅速传到飞机的金属蒙皮,并通过放电刷放走。

防指的是在飞机设计之时,就需要做抗雷电设计,尽量保证飞机的要害部件和关键部位不被击伤,比如油箱。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需要指出的是雷电来袭,而飞机又在地面停放时,飞机旁边的停机坪是不安全的,人员应该尽量回避。你可以把飞机想象成一棵大树,雷击时站在大树下显然不安全。

雨季来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局部地区不时展现海景模式。

民用客机作为最安全的大众交通工具,在雨季也是严阵以待!预防雷电的危害。

飞机制造厂在设计、制造时,就采取了技术手段,预防雷电袭击。(1) 机头整流罩可开、关, 可拆、装,内装专用气象雷达天线,开机即可扫描前方航路上的云层情况,驾驶舱内的显示屏会显示不同颜色,表示安全或是危险,如果有积雨云,驾驶员就会驾机绕道,主动避让,不会把整架飞机置于危险之中!

第一张图是机头整流罩,内安装雷达天线。 第二张图是“活页”,两边用“搭铁线”连接,作用是释放静电或是平衡电势。 第三张图是放电刷,安装位置:副翼外侧后缘。可以向空气中放电。 (2) 整架飞机,所有能导电的金属零部件、可能会导电的非金属零部件,全部用各式各样的“搭铁线”相互联通,使得整架飞机处于同等(同一)电势,没有电势差就没有电压,这样,就可以保护好人员和机载设备。

(3) 飞机的副翼外侧后缘、升降舵外侧后缘、方向舵后缘顶部都安装了放电刷,当“静电势”太大或被雷击时,会自动向大气中放电!保护飞机。

(4) 使用各种合成橡胶、涂料等诸多技术,为非金属零部件做绝缘、阻燃处理,把弱电、强电的危害降到最小、最低!

(5)大量的机载设备:各种计算机、处理器,全部做屏蔽处理,防止强电、弱电、无线电等干扰,防止意外发生。

(6)机场所在地有专门的气象站,有功率强大的气象雷达,随时探测空中的积雨云,甄别它是否有雷电!如有雷击、闪电,该机场就会关闭。机场关闭:地面的飞机不准起飞;降落的都要到备降机场降落。

总上所述,飞机不怕大雨,怕雷电!怕冰雹!不怕大雪,怕跑道积厚雪!怕机翼结冰!所以,如遇天气不好而延误,请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题外话。网上看到一些起飞和降落时所拍的视频。请一定遵守“乘务员”的忠告!她(他)们说本次航班可以开手机,你就开;如她(他)们说请关闭手机,那请你为自己和他人安全着想,自觉关闭手机!因为,飞机必须加装专门的视频娱乐系统,才可以全程使用手机或电脑,才能保证安全。起飞和降落时,是关键时刻!为安全着想,十多分钟不打电话,不玩游戏,应该可以做到!你能做到吗?

标签: #雷电天气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