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为什么名人辈出

0471tv.com50

绍兴为什么名人辈出

绍兴名人太多了,历史的变迁,绍兴地域划分很多,历史上最大的会稽郡,半个浙江加福建小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现辖: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

绍兴为什么名人辈出 - 真时天下

古代名人:大禹、勾践、西施、文种、范蠡、王充、贺知章、王羲之 、王献之、陆游、唐宛、朱买臣、王冕、马臻、虞世南、徐渭、陈洪绶、章学诚、赵之谦、王阳明、曹娥、元稹、

清末民国特别多:蔡元培、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邵力子、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竺可桢、许寿裳、夏眄尊、马寅初、柯灵、孙越崎、朱庆澜、范文澜、

陈建功院士、

现代演员六小龄童、陈道明,

高层:陈敏尔。

还有请补充。

够全吗?请点赞!

水乡风情看绍兴,绍兴缩影在书圣。绍兴素有“江南水城、千年古城、文化名城”的美誉,已有2500年历史。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荟萃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历史资源。古式台门、里弄小巷、石桥流水、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绍兴书圣景区位于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东起中兴路,西临解放路,北至环城北路,南到胜利路,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拍摄于浙江绍兴书圣故里。景区布局为前街后河,有众多名胜古迹,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蕺山书院、题扇桥、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等镶嵌在街弄间。走进绍兴市蕺山南麓的“书圣故里”,仿佛置身于一幅历史画卷中。王羲之、贺知章、蔡元培、鲁迅、周恩来……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典型代表人物展现“卷”中。这里的街巷、庭院、台门、石桥,处处是遗迹,件件有典故,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景区现在还没有被商业开发,这里很好的保留了水乡古镇的原貌。因此,你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老绍兴。小桥流水人家,还有绍兴最有特色的乌蓬船,你都能在这里找到它的身影。探花桥:绍兴的不少古桥之所以成为名桥,都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就象现在我们所在的这座丁字形的古桥,因为座落在谢丕的府第,探花台门的旁边,所以称之为探花桥。走过探花桥前面就是书圣故里景区。整个景区是开放式的,四通八达各个方向都能进入,所以也不用门票。题扇桥:相传有一天,王羲之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个老婆婆抱着一捆扇子在叫卖,王羲之看她怪可怜的,从附近店里借了一支笔,拿起扇子,一把一把地写上字。老婆婆一看,可急了,王羲之不慌不忙他说:“老婆婆,你只管放心,这扇子你拿到街上去卖,一百文一把,少一文也不卖。”老婆婆拿着这些扇子到街上叫卖。路人发现扇子上面有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亲笔题字,很快便把扇子一抢而空。题扇桥之名由此而来。题扇桥边上有座题扇亭,亭子有几位大爷正在下棋,看上去挺悠闲惬意。桥边绿树茂密,桥下湖水碧绿,再加上这乌蓬船,人仿佛是走进了一幅水墨画之中。我国至今现存着大量古城,但所有古城中,城址从始建至今完全不变的,绍兴城确实绝无仅有。整个景区的地面都是用青石板铺制面成,这些可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石板了,都是用手工打凿的,不像现在的青石板是机器切割的。沿街的一些店铺所经营的也是传统的手工艺,他们制作一般人家平时所要用的一些生活用品。而不是像大多数的古镇古街,商铺卖的都是来自小商品市场的工艺品。戒珠寺,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宅。王羲之原籍山东琅琊(今临沂)人,幼年和他姨妈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又博采众长,自辟蹊径。12岁那年随家族南迁,在绍兴出任会稽内史和右将军。王羲之为人耿直,胸怀豁达,淡薄功名利禄,好山水形胜。他在会稽做官4年后,即永和十一年,便辞官,游遍东南山水,晚年归隐嵊州金庭。戒珠寺左前方有一池名为墨池。当年王羲之发愤苦学,勤研书法,在此洗砚,池水尽墨,终于练成了妍美流畅的新体。也有人说王羲之之所以喜欢大白鹅也是和他专研书法是分不开的,因为古时候的执笔和现在是不同的食指就像鹅的脖颈昂扬微曲,运笔时就像鹅掌拨水一样,他把大白鹅的体态美演变成了书法的线条美,后人评其书体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池长约14米,宽约7米,池沿四周砌有栏板。王羲之陈列馆位于斜桥弄8号,王羲之陈列馆是书圣景区内专门展示陈列王羲之和历代受王羲之影响的书法家作品。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绍兴市内走中兴中路、解放北路即可。 杭州、宁波方向走杭甬高速从绍兴出口进入绍兴市,金华方向走绍诸高速从绍兴南出口进入绍兴市,台州方向走常台高速从东关/上虞/G104出口进入绍兴市。 乘车路线: 绍兴市区坐52、312、5路公交至咸亨医院下,即可看见蔡元培广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智慧和性格很大程度上与水土同样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绍兴几千年来没有灾害,也没有重大战况,以至于这一带的人能够安逸地生产,生活,学习,研究,是中国比较少见的地方,所以说绍兴为什么是中国名人最多的地方,大概也就是这两大原因吧。

绍兴为什么名人辈出?绍兴名人辈出是由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对良好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绍兴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鱼米之乡。这里名人荟萃,互相影响、上下传承,后继有人,所以名人辈出。今天介绍几位绍兴名人,排名不分先后。

周子祯(1904—1972),浙江省诸暨人,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军事工业局工务处处长,兵工厂政委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副主任,第一纵队队长,第21团团长,山西新军总指挥部供给部部长等职。在晋中平川开展游击战,曾趁祁县北关敌织布厂守备空虚时,率部夜袭工厂,毙俘10余名厂警,缴获了大批军用布匹、线毯,解决了部队3000多人两冬一夏的被服,由此建立了工卫旅被服厂。在晋东南反“扫荡”中,参与南安、东庄、北左、北胡家堡等战斗;在晋西北反顽战役中,缴获敌电台、机器、被服等大批军用物资。反顽胜利后,调任新军总指挥部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吕梁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部长等职,参与组织晋绥和西北解放战场后勤供给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西安留守处主任,解放军总后勤部运输部第二副部长,军需生产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沙风(1918—2013),原名吕济人,绍兴新昌县人,开国少将。

1937年先后入陕北公学、抗大学习。

抗战时期,曾任热河第1游击队参谋,八路军苏皖纵队第1团副团长,新四军第3师9旅25团团长,新四军第4师参谋处处长等职。参加过淮北反“扫荡”,山子头战役和对日攻势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9旅团长,华东军区、苏北兵团第2纵队6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5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21军62师副师长等职。参加过宿北、南临战役和胶东保卫战;参加过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特种兵纵队战车师副师长,坦克第2师师长,装甲兵技术部部长,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装甲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为少将。

钱之光(1900—1994),浙江诸暨人,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对外贸易总局局长,“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主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少将军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等职,为新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曾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等职。

马寅初(1882—1982),浙江嵊州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曾历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大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有“中国人口学第一人”、“最美奋斗者”之誉。

鲁迅(1881—1936),绍兴市柯桥区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绍兴名人还有很多,补充吧。

标签: #嵊州电台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