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猪的品种很多!要是大型猪厂建议用二元猪或三元猪!长得快!猪漂亮!但是容易生病!要是农村养猪建议还是毛猪土猪比较合适!猪比较皮实!得病少!但是一点就是长得没有二元三元好!还有就是二元三元要用比较好的饲料!而土猪基本都能适应!
猪的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现在我们饲养的猪都是由野猪经过长期驯化而来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由于地区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对肉食品的要求不同,培育出各种各样特点的猪种。猪的品种可以按照按照区域来划分。
一、华北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东北、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这个地区气候干旱寒冷,猪的饲料中粗饲料较多,历史上有散放养猪的习惯。比较出名的猪有东北的民猪、河南的八眉猪、项城猪、河北的深州猪等,这些猪的特点是抗寒、耐粗饲、板油多,屠宰率65—70%,繁殖率高,一般每胎产仔10—14头,护仔性强。
二、华南型,这个地区气候炎热,光照强,雨水多,青绿饲料丰富,饲料条件好。比较出名的猪有广西的陆川猪、广东的大花白猪、云南的滇南小耳猪、福建的槐猪等。这些猪的特点是早熟容易育肥,骨头细小,肥膘厚可达6厘米,板油多,肉质细嫩,屠宰率为70—78%,繁殖率比华北型的低,一般每胎产仔8—9头,性成熟比较早,母猪多在3—4月龄开始发情,仔猪存生重较小。
三、华中型,这个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精饲料和青饲料比较充足。比较出名的猪有浙江的金华猪、湖南的宁乡猪、四川的荣昌猪、内江猪等。这些猪的特点是早熟种,每胎产仔10—12头,初生重0.75公斤,肉质细嫩,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和华北型之间。
四、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比较出名的猪有青海的相助猪、大耳瓜猪,西藏的藏猪,甘肃的合作猪等。这个地区高寒干旱,植被稀疏,作物生长期短,饲料条件差。一般都是采取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这些猪的特点是适宜放牧,抗寒能力强,生长缓慢,为小型晚熟品种,一般每胎产仔8—10头。
五、国外引进品种,主要特点是体格大、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肥育期短、饲料利用率高,要求的饲料条件比较高,特别是要求有较高的蛋白质饲料。比较出名的猪有约克夏猪、长白猪、苏白猪、巴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一、大白猪
大白猪又叫做「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
二、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已引入多年,由于其体型大,被毛全白,亦称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大约克夏猪体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肤有少量暗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大约克夏猪在杂交中多作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三、大花白猪
大花白猪是广东大耳黑白花猪的统称,由 分布于广东各地的大花乌猪、金利猪、梅花猪、梁村猪、四保猪和坭 坡猪合并,1983年统称为大花白猪。过去农户习惯以产地名称和集 散地对其进行命名,因此,大花白 猪的俗名很多。目 前,大花白猪可分为 三个品系,即粤北品 系、粤中品系和粤东 品系,三个品系间毛 色存在较大的差异, 粤北系与粤东系的黑 毛覆盖率高于粤中 系;三个品系间母猪 体型和繁殖性能方面 存在显著差异,而公 猪除粤北系与粤中系尾长差异显著 外,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
四、杜洛克
杜洛克又称为“万能猪种”,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主要亲本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杂交育成,原称杜洛克泽西,后筒称杜洛克,分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产于中国台湾的杜洛克经过培育自成风格,因而称台湾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五、皮兰特猪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皮特兰猪以其非常突出的高瘦肉率闻名于世。在所有的知名品种中,其瘦肉率最高,肌肉最丰满,具有发达的背腰肌和腿肉。在瘦肉率与体型方面受到极大关注的当今养猪市场,皮特兰猪是极具利用价值的品种。
国内猪品种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两类: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
地方品种有64个,分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华北型如东北的民猪、西北的八眉猪、黄淮海黑猪。 华南型如两广小花猪、海南猪、滇南小耳猪、香猪。 华中型如湖南大围子猪、宁乡猪、华中两头乌猪、浙江金华猪、广东大花白猪。 江海型如太湖猪、姜曲海猪。 西南型如乌金猪、内江猪、荣昌猪。 高原型如藏猪。
培育品种 我国的培育品种有20多个,包括哈尔滨白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赣州白猪、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新金猪、新淮猪、北京黑猪、山西黑猪、东北花猪、泛农花猪、北京花猪等。
当今世界上有四大著名猪种,以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分布广、饲养量大而著称。它们是:大约克夏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
1、大约克夏猪,Yoykshire,又称大白猪,原产英国。全白,体大匀称伸展、肌肉发达,后腿臀丰满,头颈长,脸微凹,耳直立,300kg。繁殖性能好,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肉质较好。
2、长白猪,原产丹麦,瘦肉型。全白,体大流线型,头肩轻盈,后躯发达,背腹平直。嘴鼻细长,耳大前倾,四肢高细。繁殖性能好,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较好,但屠宰前常因应激产生劣质肉。
3、杜洛克猪,Duroc,原产美国,鲜肉型。被毛棕红,体大粗长,背弓腹直,肌肉发达,耳半立。容易饲养,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良好,繁殖性能较低。
4、汉普夏猪,Hampshire,原产美国,鲜肉型。一条白带围绕着肩和前肢,其余部分均为黑色。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良
猪的品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瘦型、脂肪型和双用型,然而我国大部分地方猪种都有抗粗饲料,早熟,良好的肉质和强壮的肥力,但瘦肉率低,只有38%-45%,增长速度慢,日增重只有约300克,目前外来猪品种和中国猪种的杂交品种普遍提高,效益良好。
①瘦肉猪,又称肉猪。这种猪具有很强的产生薄皮肤的能力,屠宰后头部的部分被移除,瘦肉率超过55%,形状流线型,腹部不下垂,体长比胸围长15-20厘米,这些猪生长快,饲料补偿很高,但饲料要求严格。
②肥猪。它产生大量脂肪,脂肪占胴体的35%-45%,瘦肉仅占38-45%,形状为砖形,体宽而短,早熟,易发胖,体长等于胸围或体长小于胸围的2至5厘米,这些猪的皮肤稀疏稀疏,肉质细腻,温和,不耐粗饲,中国大多数当地品种都属于这一类。
③内生猪。是前两种之间的类型,胴体中的瘦肉约占50%,中等大小,饱满,体型强壮,适应性强。
江尾属于洱源县吗
不属于
2004年1月1日,双廊、江尾两镇划入大理市后,全部水域属于大理市。

洱源县成为北岸接壤形势。湖区沿岸,北有双廊、江尾两镇,西有喜州、湾桥、城邑、七里桥等镇,南有下关、凤仪等镇,东有挖色、海东等镇。
不属于。
江尾镇位于广东省翁源县北部,距县城龙仙
12公里,是广东省城镇化建设中心镇之一。
中文名: 江尾镇 下辖地区: 24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面积: 334平方公里 人口: 4.2524万人 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翁源县北部
原属于洱源县,后来划归大理市。
江尾,是在洱海的北岸,现在隶属大理市上关镇。 上关历史文化久远,是大理文化发祥地之一。该镇在行政区划调整前名为江尾,因境内“三江”入海,位于江河尾部而得名。
江尾属于洱源县,洱源县是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总面积2614平方千米[18],是汉、白、彝、回、傣、傈僳等24个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洱源因自然资源丰富,
以前属于洱源,但现在属于大理市,原江尾镇现为上关镇,原上关镇天龙洞景区附近村划归喜洲镇。
你在江尾镇街上的,可以坐班车到下关,发布时间08:20—17:50,每30分钟一班。
如果是在天龙洞景区的,那么到大丽公路上搭车,可以坐洱源到下关、江尾到下关的班车。
春天到了,开始春游了,你有哪些可以推荐的好玩的踏春地点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可你知道“烟花”指的是啥?难道是隔壁老王常提的,带点“颜色”的、咳咳...不可描述行业?《自驾地理》的CEO-老迈告诉我们,“烟花”指的是江南三月,烟雾朦胧、鲜花盛开的样子...
这次《自驾地理》带来的可不是普通版下江南看花路线,而是私密版“杭徽古道”+“徽派渊源”的文化探索之旅!以扬州的琼花为起点,婺源的油菜花为终点,沿途重点解读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杭徽古道,领略徽派文化的源远流长!
上年,《自驾地理》以AA制的形式,与粉丝相约同行,走入极具文人气息的古徽州...
摄影@《自驾地理》
恰逢油菜花风光正好,同行的小伙伴都不禁调笑道:这是一次很完美的春游!
摄影@《自驾地理》
当然,按照咱家老板的尿性,不会忘了找当地人指引,在山间小道越一下野...
摄影@《自驾地理》
摄影@《自驾地理》
杭徽古道
西起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是一条东部沿海向西部纵深的道路。它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天目山、南依黄山,是古时徽州与杭州的重要贸易通道。
图by军刀8341
其中保存最完整的绩溪县境内盘山石阶小道,是杭徽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现在则是徒步爱好者的好去处。
图by余小米
图by独行蚁1701
徽派文化
徽派文化范围就在今天皖南的黄山市、绩溪县、赣北的婺源县,浙江的开化县的三省交接之地,所以婺源的民风民俗与皖南相似~
摄影@《自驾地理》
话说古徽州有三宝:徽派建筑、徽商、徽菜,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更是江南的代名词。
徽派建筑,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中“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尤为让人惊叹。
马头墙、照壁、美人靠、过街楼、天井无不彰显徽派建筑的细节魅力,大名鼎鼎的宏村、西递、婺源等地,依旧保留大量徽派建筑~
摄影@《自驾地理》
摄影@《自驾地理》
摄影@《自驾地理》
徽州的建筑不但集合了山川灵气,更融合了民俗文化的精髓。徽派建筑中的白墙黑瓦又称"粉墙黛瓦",黛色又称青色谐音为:清白,徽州人通过建筑颜色传递理念:做人、做事、经商都要清白!
晚上的景~超赞,有木有?摄影@《自驾地理》
尤其是民居中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展示了徽派建筑艺术的超高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几何图案等,极富装饰效果!
图byhft815
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用在屏门隔扇、窗扇等。内容广泛、题材众多、手法多样,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图byhft815
石雕则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民居的水池、花台、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图by金色茉莉
线路推荐
《自驾地理》手绘地图,制图@《自驾地理》
Day 1
杭州-临安(50km)-马啸乡(80km)-伏岭镇(30km)-绩溪县(30km)-歙县(30km)-徽州区(10km)-休宁县(20km)-蓝田县(20km)-宏村镇(30km)-黟县(10km)
G56杭瑞高速-X310-杭徽古道-X086-S215-翰山路-S103-Y102-S218 300H 6H
杭徽古道行车图
当天行程全程300余公里,正常行车时间约为6小时。
线路全程除前半部分杭州至颊口互通段为高速,其余道路均为一般省道、县道或是乡道,线路全程皆为柏油路面,高速段路况较好,出行前提前了解道路拥堵情况即可;进入马啸乡的杭徽古道段路况一般,行车时需注意路上输送旅客的大巴;
伏岭镇至休宁段县道、省道以及城市道路沿途城镇较多,路口也较多,行车时注意避让和减速;休宁至黟县段为穿行在丘陵间公路,注意行车安全即可。
另外线路全程皆偶有封路维修情况,出行前需做好咨询,并做好改道绕行方案。
当天行程相当紧凑,一路景点众多,建议早起出发可游览更多风景。华东一带的朋友可直接过杭州,车辆开上G56杭瑞高速一路向西,过临安,到颊口互通转入X310吉浙线进入杭徽古道段,穿过障山大峡谷进入伏岭镇,想下车徒步杭徽古道的朋友可以把车停在伏岭镇,沿杭徽古道东行,徒步最有代表性的江南第一关至浙基田一段,再回伏岭镇取车。
车辆离开伏岭镇,开入X086开往绩溪县,随后转S215开往歙县,中午可以在当地用餐,顺便游玩一下新安江畔的徽州古城。下午车辆继续沿翰山路西行,过休宁县开入S103继续向西,过蓝田镇后10公里左右,车辆转入Y102向西,游玩完沿途的木坑竹海,过宏村镇后再转入S218向南进入黟县。
当天顺道游玩附近的宏村、卢村木雕楼、西递等景点。当天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在宏村或西递下榻。另外,徽州至黟县一路沿途有大量出售当年大户人家中的奇石、古玩,以及徽派风格的窗花、门板等的店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当地淘点宝回家。
☆行程先后翻越天目山,跨过杨土河、富资水、丰乐河
Day 2
黟县-西递镇(5km)-渔亭镇(10km)溪口镇(40km)-板桥乡(20km)-浙源乡(30km)-清华镇(15km)-思口镇(10km)-婺源县(15km)
S218-S42黄祁高速-X015-X719 140KM 4H
婺源景区图
当天行程全程140余公里,正常行车时间约为4小时。
线路全程除渔亭镇开往溪口镇有一小段高速,其余道路均为一般省道和县道,柏油路面,路况较好,下休宁收费站的溪口镇至清华镇一带小村落较多,注意沿途农用车,部分路段为盘山公路,急弯较多,路况也会相对差一点,注意谨慎行车。
另外下车散步的朋友要注意草丛间刚“解冻”的蛇。
当天行程相对较为轻松,车辆从黟县(宏村/西递)出发,沿S218向南开行,过渔亭镇后开入匝道,过黟县收费站开上S42黄祁高速向东,随后在休宁收费站下高速,拐入X015一路向南,过溪口镇、板桥乡、浙源乡、清华镇,接X719过思口镇开往婺源。
此段线路的设计是为了避开G56黄山至婺源车流拥堵路段,沿途均是徽派小村落以及林场,另外沿途小村镇的鱼干、腊肉等可随手“拎”回家作手信,幸运的话还可以逃了景区门票哦。时间充裕的朋友建议在当地多待一天时间,第二天到婺源景区内逛一天。
☆行程先后跨过新安江、乐安江
你有时间的话,就趁着阳春三月,出发吧!
来源/公号:自驾地理
标签: #重庆荣昌今日稻谷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