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布Q3财报,金融业务会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吗
腾讯云计算和金融业务市场表现良好
毫无疑问,金融业务和云计算会是腾讯下一个增长点,尽管在这两个领域腾讯的实力暂时都明显落后于阿里巴巴。
根据腾讯的财报显示,
2018年前三季度,腾讯以支付及相关服务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收入累计金额为538亿元左右,其中云计算业务收入大约60亿,由此推算,腾讯的支付及相关业务累计营收额约为478亿元。
作为对比,国内云计算业务的龙头老大阿里云在同期收入略低于110亿,规模大约是腾讯云计算业务的两倍。而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据报道阿里云的市场规模是第二名(腾讯云)的五倍。腾讯在云计算业务发力的效果非常明显,跟阿里云的差距在快速缩小,有望在国内云计算市场形成双寡头格局。
至于金融业务,局面跟云计算业务非常相似。阿里依然是国内的领军者,腾讯紧紧跟随阿里的脚步,差距不断缩小。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支付业务为例,腾讯凭借微信支付成功崛起,抢占了40%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跟阿里形成双雄对决的形势。而凭借微信用户数量的优势和微信支付打开的良好局面,腾讯金融业务已经全面铺开。虽然目前还是明显落后于阿里巴巴,但是已经成为阿里最强对手。微众银行对标网商银行,零钱通对标余额宝等等。营收和利润方面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腾讯在金融行业布局非常全面,跟蚂蚁金服的差距并不大。而且腾讯最擅长的战略就是后发制人,依靠用户规模去冲击对手。对比一下腾讯金融和蚂蚁金服获得牌照的情况就会发现腾讯在金融领域有着不次于阿里的野心。
金融业务为代表的其他业务已经成为重要增长点
腾讯的金融业务非但跟阿里等竞争对手相比表现良好,在腾讯内部的重要地位也得到凸显。从2015年第三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该业务在腾讯营收中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已经超过游戏成为仅次于社交网络的收入板块。而且腾讯的云计算业务和金融业务增长一直很迅猛,已经是腾讯极为倚重的增长点。尤其是游戏业务受到环境压力的情况下,金融业务和云计算业务的亮眼表现给腾讯的投资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腾讯金融的市场地位和集团内贡献值都已经说明该业务已经成为腾讯的增长引擎。
会的,金融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是大势所趋,而且腾讯有中国最大的用户,而且可以整合好多入口,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个人用户会选择互联网金融服务。云服务,阿里的云计算更偏向企业一点。而腾讯在泛社交方面占据优势。所以个人云服务,金融服务的用户和营收会高速增长,就跟qq会员一样😁
腾讯、阿里这两大互联网企业,都有优质的金融基因,想当初支付宝就是最好的金融产品,云服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并列为最热门的前沿科技,两大企业占据了国内98%的移动支付市场,不搞互联网金融,对不起这么优质的基因,及先发优势。
懂金融的朋友们,能否将原油宝事件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具体是怎么回事
中国银行原油宝客户抄底失败倒欠银行钱的事在这几日引起了轩然大波。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批投资中行原油宝的做多客户,以为最近遇上了低价“抄底”良机。而后,在4月20日晚,美国原油05合约出现历史上最低结算价,并且是负值结算。这部分投资者不仅本金亏完,还面临倒欠银行数倍本金的情况。
与期货相关的,不乏一夜暴富的故事,也有许多惊涛骇浪和大起大落的悲剧,但更多籍籍无名的人连大起的门槛都没摸到,就跌落深渊不得翻身了。
一般来说银行的“纸原油”,要比国际期货市场提前一个星期自动移仓。如5月合约,可能4月14日就会自动移仓。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假设有投资者在3月30日,用20美元的价格在银行购买了“纸原油”,而他又没有在4月3日涨到29美元卖出去的话。那么等到4月14日,银行会强制将其所持有的5月合约移仓到6月合约。
4月14日的5月合约价格是20.75美元,6月合约价格是28美元。这一移仓,就要承受每桶超过7美元的损失,加上大约2美元的移仓成本,一共损失9美元。而6月合约的原油价格,从4月14日的28美元,到4月20日跌到22美元,跌幅约20%。
于是,你在3月30日用20美元抄底5月合约原油,却在4月20日6月合约原油价格在22美元的时候,你的持仓成本是29美元,一进一出亏了45%。
再来算一笔账,假设你这笔投资持有一年,到2021年3月30日,国际原油价格如愿升到40美金,而你的持仓成本是20加上12个月的移仓成本24,一共是44美金,到时候原油涨了一倍,而你亏损20%,这是多么让人懵逼一件事。
为期货价格暴跌是机会的好多投资者跑去银行APP上去抄底“纸石油”,结果就出现这样石油期货价格涨了2美元,你手上的钱却跌去45%的惨剧。
标签: #金融决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