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在建和将建楼盘有哪些
蒙自市在建和将建的楼盘有:
1. 蒙自市政府大楼;
2. 蒙自市商业中心;
3. 蒙自市医院大楼;
4. 蒙自市新住宅小区等。这些楼盘将为蒙自市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丰源谷坐落于蒙自市最繁华的天马路的延长线上,紧靠蒙自市行政中心,总占地面积50来亩,是蒙自市现阶段所处地理位置最好,规划最好,配套最完善,也是蒙自市首家采用恒温供水和首家进行五星级酒店式管理的小区。
由云南省获得国优、省一等奖的著名云南建工集团建设,将在蒙自市房地产界创造五个第一的高档生态住宅小区,即:“环境配套第一,建筑施工质量第一,施工用材第一,设计理念第一,以海关为载体,物业管理第一”,整个建设过程由洲质监站全程施工监控和蒙自电视台全程跟踪。
在部队有哪些感动的事情让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记得81年退伍时,我们军付军长王宝田在前场火车站挥手向我们告别,同志们再见!这一刻,我们至今难忘,要知道哪时付军长已是满头白发,且是身经百战的高级干部,送我们这些年轻的退伍兵,能不感动吗?
干部对战土关心备至,爱护有加。连里干部晚上给战士盖被子,掖蚊帐,一点伤风感冒,又是病号饭,又是安排战友照顾,十分细致。当然啰,軍事训练那是十分严格,动不动就大声呵斥,不讲情面。所以,战友们会说:部队干部既是慈祥的母亲,还是严厉的父亲。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秋天,在北京西客站的一个站台上,集结着退伍还乡的四百多名老兵。
我受支队党委的委派带领支队机关的干部前往车站送行。当我走进站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齐刷刷穿着便衣列队的战友,他们热情地鼓掌,一位老兵发出雄浑标准的口令:“立正!”,然后跑步向我报告:“报告首长!××支队退伍老兵登車准备完毕,请您指示!”我回应:“稍齐!”然后代表支队领导致欢送辞,看着四百多名朝夕相处,摸爬滚打,胜似兄弟的战友们……,心中有说不出道不尽的难忘难舍之情……。致完辞后,我同老兵们一一拥抱握手,此时,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孩子似的哭出声来,在场的老兵们也都哭了。此时,不知是谁领头高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送行的几位机关干部也即兴唱起:“送战友,踏征程……。”一时间哭声和着歌声回荡在送行的队伍中……。
列车开始启动。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的歌声仍从車窗传出,随着“北京,再见!”“再见,北京!的问候声。在泪眼婆娑的前方,伸出车窗的无数双手还在一起摇动…….。
部队就是一个大熔炉,是锻炼年轻人最佳的地方,是年轻人梦想腾飞的地方。所以,在部队或多或少都会有感动人、或者让人感动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终生雕刻在回忆之中。
在部队3年,服役的营地在省城,当时是郊区(现已成市区)。当兵3年,有一件事让我感动,后来差一点成为了故事,而这件让我感动的事恰恰是因为看书这个爱好引起的。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兵,为了上进,在工作闲暇之余,自己就看看书,逛逛书店就成了自己的爱好(当时叫新华书店),军营距书店也很近不足3公里。
也许是经常到这家书店逛,不经意的被营业员“盯上”了吧,记得那一年6月的一天中午,天气很热,午饭后自己就到这家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自己爱看的书。当我在柜台前寻找书的时候,书店一位“高高在上”的收银员从柜台上向我走来,关心的询问我要什么书,我便告诉她我要的书名。她说,你要的书没有了,让我留下地址,等到了她给我送去,我便告诉她我的地址。当时,我穿的是便装,我给她的地址仅仅是省城民用的一个街道门牌地址,她并不知道我是一个当兵的。之后,我便离开了书店。
这件事我也没有刻意放在心上,记得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饭时,她身穿小花连衣裙、肩挎小包,骑着女工凤凰自行车来了。此时,我正在营地门口和战友们吃晚饭,看着她来了我就起身迎接。她将书给了我。我给她书钱时,她坚决不收,看着她坚决的态度我也没有再坚持。之后,我就送她到了营地大门口,看着她骑着自行车远去的背景,直到消失,感觉此事已经划上句号。她走后我便打开书看看价格,书钱9元多,当时是我一个月的津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她没有收钱我心里一直深感不安。这就是在部队服役期间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这一件事后来差一点成了自己的故事,因为当兵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越红线,严守底线,最终,只能成为雕刻在记忆中的往事。让我感动的是一位省城的女孩子,在还没有开放的年代,那么真诚、那么勇敢、十分热情的为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买书而不收钱,多么难得。
标签: #蒙自电台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