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服之父是谁
太空行走至今不过40年,但航天服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
20世纪20年代,英国 生理学 家霍尔丹发表文章,认为使用相似于 深海潜水 员穿的 潜水服 可以防护飞行员完成 高空飞行 。后来一个名叫 李吉 的美国气球 飞行家 与其合作,研制这种低压 防护服 ,以便让他能驾驶气球飞到 同温层 。1933年,他们将试制出的服装在低压舱中试验,成功达到25.6千米的高度。不过李吉并没有用这套服装实现他的高空飞行梦想。1936年,英国皇家空军斯万少校,在李吉服装的基础上研制成第二套低压防护服,并用它飞到15.23千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不过当他着陆时因为窒息已处于昏迷状态,是别人用小刀撬开他的头盔才救了他一命。30年代一个名叫古德理奇的人也研制成功一套全压服。这套服装是用两层涂橡胶的降落伞纤维制作而成,与服装配套使用的还有橡胶短统靴和铝制的头盔。服装用 液氧 源供氧,手臂和下肢设有关节,容 许飞 行员比较方便地操作飞机和上下飞机。飞行员 波斯特 穿着这套服装飞到15千米的高度。1934年~1935年,他穿着这套服装先后进行过10次同温层飞行。对于这段历史 俄国人 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第一个发明航天服的应该是俄国人。因为早在1931年,一名俄国人利用氧气面罩和潜水服技术已经成功研制出全压服。这才是今天航天服的前身。50年代末,苏联和美国分别在空军 战斗机飞行员 穿的高空加压服的基础上研制成功舱内航天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和美国水星号航天员穿用了这种早期研制的航天服。后来在舱内航天服的基础上,工程技术人员又研制成功舱外航天服,从而保证航天员安全地进行太空行走。
唐鑫源
唐鑫源,江苏省无锡市人。先后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美国麻省罗宛尔理工大学、北卡罗纳大学、威斯康新大学,专攻化学、纺织染整工程、高分子化学,获哲学博士。初次回国后,致力于毛纺织染整工业,任协新毛纺织厂工程师、厂长,中国纺织工学院副院长等职。
拥有“太空衣之父”称号和美国太空总署“总工程师”职衔的唐鑫源博士,在休斯顿东南郊明湖城走完他多彩、丰硕的一生,享年八十五岁。
有没有真实的目击ufo的人,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1988年,朱河中学,晚自习7点,几个蓝球场大的一个物体,底部全是舷窗,发出黄色的光,像晚上楼房窗户发出的光,静静飞过,全校师生亲眼目睹。震撼!自从那次后到现在,相信宇宙中有更高等文明。已经过去了30多年,现说什么太阳旁边有什么Ufo,我都确信无疑。这个大一个物体,像一个城市,缓缓飞过,开始感觉压抑,也没有什么声音,后来只听到同学们的尖叫声,很像网上一个有很多发光点的圆盘慢慢翻转的视频。再次声明,确有此事。
这是11日晚上拍到的碟形光球,当时开电动车在等红灯,看到前方天空有一光球,向我上空飞来,觉得奇怪就拿手机录了,由于红灯快要过了,就停了录像。当它飞过我上方时,可看见是一碟形飞行器,外圆周的光是闪烁的,中心则很亮不闪烁,速度很快,一下子就飞过我后面的高楼消失不见。这时从刚才发现的方向刚好来一客机,速度明显比这碟形飞行器慢很多。这两图是视频的截图。
标签: #航天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