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截至本次调价,国内油价累计每吨上调590元,已十一涨。对此你怎么看
我家车开的特别少,有时还可以加到气,实话说对油价还真不是特别敏感哎。没注意到底涨了多少。
说到油价这事,有一次去广西出差,听当地的人在说, 以前那一带会有走私油的,都是直接开着油车从越南那边拉过来,被发现的话,就连车也不要了直接跑,再出来还干。说来肯定是因为有利可图。当然这都是以前,现在肯定是管得更严了。
不过,我是觉得用原油期货的价格来要求国内市面的油价,这其实还是有些太强人所难了。
中国原油的两个主要进口国应该是伊朗和俄罗斯,都属于战略合作,价格是通过合同约定的,不可能完全就是按照期货市场价格。而且,期货合约的价格和实际交割价格本就有很大区别,通过期货市场能起到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但期货市场交易的品种同质化较为明显,国内炼油厂的生产线对原油品质是有要求的,甚至生产线本就是基于某类品质的原油建造的,如果更换原油要做很大的改造,成本很高。这就会导致对原油供应商的依赖度会比较高。
前阵子,油价突然上涨,中石油跟着涨了不少。但实际上,短期的油价波动对公司的利润不一定就是正向的贡献,反而可能因为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之类的操作,导致突然的亏损。
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自2019年9月1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2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涨0.1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1元,0号柴油每升上涨0.11元。这已经是年内的“第十一涨”了,此次涨价后,如果按照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大约5块钱!
虽然这次涨价幅度并不大,只涨了一毛钱,不过,国内成品油这种“涨多跌少”的局面,一次涨一毛累计起来也很厉害啊,所以,每次涨价都被车友们狂吐槽,小编对此也很无奈,我能怎么看,按理说,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原油的价格也并未大涨(除了9月16日沙特阿美油厂被无人机袭击后大涨了12%),美原油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55美元/桶附近反复震荡,所以,把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归结为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并不是很合理!
在我看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涨多跌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成品油的税收过重,目前各种税收占油价近40%,所以,税收不降下来,成品油价格下调的空间很有限,毕竟成本在那里摆着。
2、成品油在国内目前还属于垄断行业,应该引进更市场化的机制,加强竞争!
3、国内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市场需求旺盛:
截止2019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其中,汽车2.5亿辆,在汽车保有量中,私家车有1.98亿辆,而且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老百姓驾车出行也越来越频繁,成品油已经成了生活日用品,需求非常旺盛,所以,价格“涨多跌少”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国内的油价,一直是老百姓普遍吐槽的问题。
主要是升得多,跌得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肯定是很不爽的,希望油价越便宜越好。但换一个角度,油企也要生存也要赚钱,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公司来看,其实他们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要不然中国石油股价也不会从48.7元一路下跌到今年6.02元,创出历史新低。
所以油价虽然总是在上调,消费者成本不断增加,而油企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好过,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受损的怪圈。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第一,我国依然是贫油国,虽然中石油有不少油田资源,但中国人口多,汽车保有量巨大,对石油的需求只能依赖于进口,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62亿吨,同比增长10.1%,相当于日进口量924万桶。成品油的进口量也大涨13%,至3350万吨, 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
这使得得油价需要的定价权实际是掌握在产油国,而美国又因页岩油优势和利用结算系统对伊朗制裁,对油价有非常实质性的操纵力。
第二,还是大家所说的税的问题,可能有人说当年油价100美元每桶以上的价格,现在都腰斩一半了,而油价却一直在上涨。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不客观的,当年油价暴涨,对全球经济都造成巨大的冲击,当时国家为了避险“输入性”通胀带来较大的经济风险,进行了补贴,并且当时的油价不含税费,保持了成品油与国际原油的“背离”。
2009年之后,发改委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通过新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成品油的价格相对来说受到进口原油的影响。而在3月2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因增值税税率调整相应下调》正式公布,规定成品油增值税率由16%降低至13%。实际上含税实际价格是进行下调了的。
而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其实是持续上涨的,布伦特原油现在较年初还上涨19.5%,成品油上调次数比下调多,主要是因为调价窗口期联动的问题,最近又上调,想必大家都知道,沙特阿美的油田遇袭,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跳涨。不过,未来原油的强势是难以持续的,短期上涨仅是供给端的影响,今年无论是IMF还是经合组织,都连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中期肯定是会走弱的,并且从美国方面来考虑,也并不希望高油价,因而用不了多久油价还是会下调的。
感谢邀请!
2018年末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了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布伦特石油价格每桶自86.74美元下跌至50.22美元,下跌了36.52美元,跌幅达42.10%。
而国内燃油价格也终结了上涨的过程,并且连续5次下调,汽油每吨下调了1920元人民币,柴油价格每吨下调了1850元人民币。
经过此番较长的时间周期的调整,国内92#汽油价格也正是回归至每升5~6元的区间内。基本上平复了因为2018年上半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后,国内燃油价格所有的上涨幅度。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74%,每年都要从波斯湾石油出口国进口大量的石油,包括沙特,伊拉克,卡塔尔,伊朗,阿联酋等国家都是我国的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因此我国的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保持很强的关联性,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造成了我国燃油价格的频繁的调节。同时,国际石油价格也在因为中国大胃口的需求而产生波动。
而影响国家石油价格波动的客观因素,即为供求关系的变化。
2018年美国但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后,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导致地区石油供应的紧张的局面,国家石油价格一度逼近每桶90美元的高位。
同时OPEC+正在执行的减产计划也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而美国页岩油产量的不但增加,和沙特等国愿意替代伊朗石油断供的份额,以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骤增,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不断下调欧盟、日本和欧盟的经济预期,印度和中国的经济也在减速下行。特朗普发动了对外贸易战后,使全球经济前景更加黯淡。经济下行风险导致了石油的需求的萎缩,不断打压国际石油价格。
2019年初,布伦特石油价格触及每桶50.22美元的价格,国际资金大举抄底石油期货市场,同时叠加了,OPEC+计划将减产协议推迟至今年9月底,和石油进口国加速石油储备,才遏制了全球石油价格单边下跌的趋势。
2019年国际石油价格均价水平呈整体上浮的于最低水平之上,但是没有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整体处于波动的状况。因此国内燃油价格的调整,也没有出现连续地大幅度地调整的过程。
截至目前,2019年我国燃油价格共计执行了11次上调和6次下调和2次搁浅未调,调整后的汽油价格每吨累积上涨了375元,柴油每吨累积上涨了360元。当然这是国家发改委给予的上限,各个加油站可能还有不同幅度优惠的政策,因此实际执行的价格并没有上涨了这么多。
在9月18日油价调节后,92#汽油调整为8915元/吨,6.71元/升;95#汽油调整为9419元/吨,7.14元/升;98#汽油调整为10092元/吨,7.82元/升;0#车用柴油调整为7425元/吨,6.36元/升。
以92汽油为例,在2018年最高峰值是,92汽油价格一度接近了8元/升,现在为6.7元/升,每升的价格差1.30元。应该说这样的幅度,国人显然是平常心了。
近期,全球石油价格再起波澜,沙特油田遭到袭击后,国际石油价格每桶跳涨了接近7美元。市场的担忧指向了沙特的产能受到了多大冲击波?沙特石油储备究竟有多少?沙特多久会恢复至袭击前的石油产量?
这个事件尚在发酵的过程里,对全球石油的供应到底影响多大,都尚在评估之中。
所以,石油价格的波动性或者正在加强。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标签: #广西中石油柴油价今日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