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与恒生科技有什么区别

www.0471tv.com 4 0

中芯国际在港股和科创板的巨大差价是否产生套利空间

只存在统计套利的可能

1. 需要计算AH两股长期的稳定价格差异

2. 当价格差异显著异常可能存在统计套利的机会

3. A股需要有融券做空的机会

4. 承担风险,也许价格差异长期不会恢复到以前水平

截止7月20日,科创板的中芯国际股价是79元每股,而港股才28元,价格差别接近三倍。不少股民一定会认为,为什么同样的公司,不同市场的股价,这是因为大家对于不同市场投资的定位是不同的。像券商股,光大证券的价差在三倍多,而中信建投更是差价接近5倍!

港股的是价值投资的股市,你要估值泡沫过好高,空头会给你按地上摩擦的,所以这些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的,价差都存在,很大一部分都有比较大的价差。从市场表现,港股的估值是相对合理。

大A股是预期投资,不管会不会兑现,特别是稀缺标地,像中芯国际这种国家急需要扶持的企业,那么未来的相像空间巨大。自然在A股大家就会给与更高的股价支持。A股很大程度上股价是透支未来的期望,就是当前的反应是对应未来某个愿景的。

也就是为什么A股都在炒作概念,很多半导体市盈率都几千了,还在涨,所以中芯国际在A股目前的股价并不高,如果科技板块还要涨得的话!毕竟中芯国际这种标地,在国内是独此一家

港股科技与恒生科技有什么区别 - 真时天下

A股上市估值过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罪魁祸首是协助上市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还有打新屡见不亏的怪现象,根子在于股民的十足赌性而不是基于投资的理念,结果还是害了股民自己。

中芯国际的股票在港股和科创板,虽然看起来是同一种东西,都是中芯的股票,拥有同样的分红权和投票权,但对于普通股民来说,事实上,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因为无论投票权还是分红权对他们毫无用处,分红?不知道多久才有分红,分红的比率赶得上银行存款?投票权,又不是家里矿太多,要投票权干嘛。所以,由于两地中芯国际股票面对的投资者的需求和规模的大相近庭,A股给予更高的估值是合理的。但是,这么大的估值差异是否合理,是否有套利空间呢?我想,市场已经做出了选择,出于以获得更多分红为目的的中芯国际港股股价30块港币,出于以低买高卖为目的的A股股价是90块人民币,套利,是不存在的。

什么情况才有套利呢,那就是像投资银行股一样,无论A股投资者,还是港股的投资者,都是为了获取股息为目的的长期持有者,既然是为了股息,当然以价格更低持有股票更合算。

当然可以套利了,傻子才会花几倍价钱买同样东西,大股东可以抛出贵的一股买入三股便宜的,股份更多了持有成本更低了。普通投资者道理一样,股份多二倍分红就多二倍,长期下来同样的投入可以买更多股份。

港股科技与恒生科技有什么区别

指数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所选成分股的不同。根据官方资料,港股科技所选成分股均为主要经营资讯科技业务的香港上市公司,目前成分股44只;而恒生科技则是选择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当下成分股31只。就成分股数量来说,恒生互联网要多很多,样本量更大。

港股为什么长期被低估

股市估值与流动性有关,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但是本身香港地域不大,人数不多,股市主要依靠国际资金来源,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国际资金总是有点迟疑。一个市场依靠外资主导,基于信息不对称,估值很难得到发现。

香港实行是注册制,对IPO来者不拒,曾经有一段时间,香港因为IPO太多了,导致上市敲锣的不够用,只能缩短上市仪式时间,导致港股扩容比较快,对新增资金要求很高,如果新增资金不足,只能拉低估值水平,承接新股发行。

另外香港退市制度和监管制度也有一些缺失,导致香港各种仙股很多,是一个良莠不分的市场,既有小米、腾讯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也有很多坑害投资者的公司,依靠缩股和增发股份专门坑人钱财。投资者以为一分钱就跌无可跌,可能上市公司来一个缩股,变成1毛钱接着再跌到一分钱。

香港市场要想走好,需要改变IPO来者不拒的历史,对IPO有所选择,那就是选择科技股,而且是有发展潜力的科技股作为主要上市资源,减少垃圾股的IPO 挤占上市资源,另外需要加大力度清理那些仙股,免得影响市场形象,一个市场总是存在很多垃圾股,这样的市场是很难得到投资者青睐的。

港股被长期低估的主要原因是由外资主导的市场。

在港股通开通之前,基本上香港都是外资在参与,随着南向资金越来越多,才逐步增加了一点影响力。

外资主导的市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外资对中国企业不熟悉。举个例子,我们对耐克比较熟悉,经常买耐克的鞋子,哪怕耐克只是在美股上市,我们也有认知。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老外没有认知,没有熟悉度,只是一个代码,所以很难真正进行定价。

2.对中国企业无法追责。因为欧美和中国属于不同法系,如果中国上市公司造假,无法追责,所以能做的就是给一个比较低的估值。

3.外资没有对香港个股深入的研究。只是把港股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之一来进行配置,重点资金还是配置欧美市场的企业,对港股研究不够深入。

综上,香港过去一直处于低估值状态,但是随着南下资金越来越多,相信我们能最终拿回港股市场的定价权。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与交流!

港股为什么长期被低估,个人觉得并没有,只是整体结构在发生变化,好的公司市值其实不低,但会越走越高,留下的一些都是付不起的。从世界经济大环境下看港股,下面我们来聊聊:

去年的全球市场可谓是刺激伴随着惊喜,刺激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而惊喜则是金融市场大动荡之后的大幅反攻超预期,总体上一句话总结,今年的金融市场总体上痛并快乐着。

  一转眼一年又快结束了,但似乎疫情还没有结束,新冠疫情持续了一年多之后,目前可以算是后疫情时代,着眼当下全球市场的百花齐放,谁能强者恒强,成为后疫情时代最有耐力的一员,接下来我们详细聊一下。

后疫情时代看港股

  首先全世界来看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就是中国,所以经济率先企稳的也是中国,那么2021年中国金融资产在全球的地位有望大幅提升,全球流动性追逐中国资产的趋势将持续。当然如果从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体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占比会持续提升。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中国具备潜力的股票资产,依然值得长期布局。

  既然2021机会看中国,那么AH两市场的吸引力,谁更高呢,很明显是港股。

  从整体估值上来看下图一目了然,目前港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相较其他市场估值明显低很多。

  (蓝色代表当前市盈率;橙色代表10年市盈率中位数;红色代表10年最高市盈率;绿色代表10年最低市盈率)

  其次,无论与过往历史比还是与其他市场比,当前港股的估值水平都处于历史低位,左手新经济,右手顺周期等相关板块均具有较好投资性价比。

  更重要的是自沪港通开通至今,南向资金一直在持续流入。目前已经是连续20个月出现净流入。特别是近一两个月,外资陆续加速回流布局港股,港股的投资性价比已逐渐凸显。此外,与前几年比,当前港股市场的结构已出现较大优化,尤其是国内新兴产业龙头公司聚集港股市场,为投资带来更多优势。

  当然市场选对了,板块同样很重要,回顾美股这一波暴力填坑的行情,造车新势力与科技双雄不得不提,说到底就是行业所处的是热点,而热点引发了很多故事,有故事的公司今年成为了美股市场最大的赢家,那么港股目前估值优势明显的环境下,能讲故事的行业大概率会复制美股的行情,所谓能讲故事一定是要有政策支持,行业盈利逆转的标的,我在文章中一直有提到的就是光伏行业,具体可以看之前我写的光伏文章,这里就不细讲了。

  虽然光伏板块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幅上涨,但是故事有望在2021年延续下去,所以故事不停,股价大概率会涨不停。

  这里大家同样要明白的一点是,投资中的超额回报源于企业的价值成长,而具备高成长确定性的公司,必然会从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中产生。

  在当前背景下,这些行业仍聚集在科技等相关领域中。毕竟科技兴邦,科技才能强国嘛!

  2021年科技领域有四大投资方向:一是新能源相关产业链,这些板块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数字化、信息化,市场对数据存储、处理方面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三是自主可控,包括半导体板块和新材料板块;四是港股中的互联网标的,随着中概股持续回归,越来越多的好标的进入沪港通,这将提供较好的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总之港股估值优势必将在2021年大放异彩,而那些能讲故事,又有政策春风吹的行业尤其要把握好最美好的时光!

  • A股散户占比达到80%以上,倾向于小市值、高成长性股票,往往超配半导体,科技行业,而对股息率、市盈率和市净率等指标不怎么关注;而香港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一半以上市值,它们往往追求稳定的收益,因此投资风格会偏爱低市盈率、高股息率、大市值股票,故而往往会选择超配银行(如汇丰银行等)、食品饮料,对成长型小市值公司则比较保守。
  • 而且最重要的是港股市场有更加完善的交易机制,比如“T+0”(一天可以无限次数的买卖,增加了庄家操作难度)、无涨跌停限制、做空机制等,这就让在A股市场的炒作风气在港股很难生存,因为你一炒作,机构投资者就会重新评估其价值决定是否卖出,而且他们可以采取各种做空机制锁定利润,所以在港股市场一般只能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衡量最重要标准就是股息率,所以你会在港股市场上看到能达到10%以上的股票,如汇丰银行等。
  • 本人也持有港股的银行,主要是中信银行,7%以上的分红,唯一不好的是要扣20%的税,这很肉疼。还持有一定量中国太平,港股市场真的能让你低估到怀疑人生。
  • 除非大陆投资者都能无门槛开通港股账户进行投资,不然港股的低估我认为会一直持续下去。

标签: #在港科技股

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