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钢铁业研发投入比例,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钢铁

0471tv.com 13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钢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钢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钢铁业研发投入比例?

数据显示,2020年首钢股份研发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3.5%。京唐技术中心只是首钢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为了提升自主研发效率,首钢集团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利用首钢内外优势资源,聚集各方能量形成研发合力。

“十三五”期间,首钢承担纵向科技项目38项,牵头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此外,大力开展产业链和产学研合作,与帝国理工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北京金隅等下游龙头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22个,强力打通了产业链“堵点”。通过强强联合,为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支撑。

十三五期间的科技成就?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国家目前最大直径的盾构机“京华号”“嫦娥五号”……在最近举行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大批高精尖科学装置、国之重器模型亮相,令人赞叹。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中国空间站、射电望远镜……从逐梦海洋到探索宇宙,一台台大国重器展现了当今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高科技和硬实力。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1300多件实物、200多件模型等,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国家实验室加快布局。”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过去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一番,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十三五期间鞍钢集团的企业愿景?

以“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集团”为愿景

秉承“铭记长子担当,矢志报国奉献”初心,坚定“制造更优材料,创造更美生活”使命

当好国家安全基石、钢铁产业排头兵、开放共享典范、国企改革样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鞍钢,成为国内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钢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钢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