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

0471tv.com 15 0

如果有人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如今的小麦已经迎来了成熟期,部分地方已经收割了,而主产区在下周也都会大范围的收割。在小麦收割回家里之后,很多人都会将其存积起来等价格高的时候再卖,但也有一些人嫌麻烦,当即就会将其贩卖给商贩。

如果有人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 - 真时天下

在农村中经常能见到那些收购粮食的商贩,农民也都会将粮食贩卖给这些人,可以省很多的烦心。虽说价格上比起粮库里要便宜一些,但如果算上成本的话其实是差不多的。而对于这些粮贩来说,需要准备一个车子,还需要搬运着粮食,可见还是非常辛苦的。那么如果大量的收购粮食是否违法呢?

在过去的多年里,收购粮食是一种违规的行为,不过随着统购取消之后,粮食的收购只需要有运营证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该证件的话就是违规的。相信很多人都记得玉米收购案,粮贩因为没有办理运营证件,以至于被法院判决有期徒刑还罚款。但该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热议,之后的最高检认为该粮贩是没有任何罪名的。

就是这个案件,国家发布了一个新规则,允许农民不需要办理运营证件收购粮食,这就意味着粮食的收购市场已经开放,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大量的收购粮食,其目的还是为了市场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不过就算是没有获得运营资格,但还是要向当地的工商部门进行登记,登记之后就可以获得收购粮食的资格,这样才能合法的收购粮食。当然收购方也需要能够将粮食及时的消化掉才行,还要有存放的场地。总得来说大量收购是不会违法的,只要符合条件就行!

谢邀!如果有人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这个问题小焦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可以说,粮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是人民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资料。我们经常说“无工不富,无粮不稳”,可见粮食的重要性。曾经一个时期,我国是不允许个人收购粮食的,不然就会扣你一顶囤积居奇的大帽子。但是,新时代来临后,国家逐渐放宽了个人收购粮食的限制。我们能看到很多农民收获粮食后,会有一些人上门来收购。所以有的人就想了,如果大量收购粮食岂不是能赚很多钱,但是又想到之前国家的政策,又害怕会违法。那么,大量收购粮食到底会不会违法呢?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问题!

2016年的时候,当时的国家粮食局(即现在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的《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民、粮食经纪人、农贸市场粮食交易者等个体,今后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不用再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这也就是说,有着十多年历史的“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被彻底废止,普通人都可以进行粮食收购(要有营业执照),并且也没有对粮食收购的数量进行规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正常大量收购粮食是没问题的。

但是,在经济社会当中还有些不法商贩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囤积居奇。在网上也有很多人讲如果大量收购粮食打价格战或者说故意囤积的话,就会扰乱经济秩序,这个是要受到处罚的。这个确实,如果刻意大量囤积粮食并在价格上做手脚,确实对当地的粮价产生明显影响的必然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个毫无疑问会受到处罚。

综上所述,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大量收购粮食是没问题的(当然这个量也不会太大,一你没地方存放;二全国那么多粮食你能收多少?);但是如果破坏经济秩序的话就真的要小心了!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可以明确的回答,大量收购粮食不违法。当然也需要手续、证照齐全,比如说工商营业执照,过去还要有粮食收购许可证,但从2016年9月开始,放开了必须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规定,也就是说粮贩子可以自由经营粮食贩卖。

之前在蒙古出现过类似的案例,某粮食收购中间商经常去一个村子收购粮食,然而在一次与卖方的交易中发生一点小矛盾,于是该卖主将粮食贩子商举报到了工商局,该粮食贩子因未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被判处有罪并罚款。不过幸运的事,这个案子到了最高检之后被判无罪,允许私人收购粮食,只要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就可以了。





其实来村里收购粮食,是老百姓特别期盼的事情,一旦没有这些粮食收购商,老百姓种的粮食就会滞销,卖不出去也卖不上好价钱。至于是大量收购还是少量收购,主要是看老百姓手里粮食的多少和粮贩子的储存能力、销售渠道,国家早已经不限制收购数量,即使在过去需要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年代,说实话也很少有人去办,因为大家的法制意识并没有那么强,没有把自己收购粮食的行为当成是一种经营模式,只觉得自己跟百姓种地一样是一种谋生手段。基本上工商局也不会因为没办证去为难粮贩子,这种收购行为不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反而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大批量收购粮食都不犯法,而且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没有他们作为中间商去收购粮食,百姓种的粮食可能会滞销,也可能要三三两两到集上摆摊卖粮食,真这样估计百姓就要哭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住在农村姥姥家,村里经常有开着大三轮车来收购粮食的,姥姥经常拿出一袋子玉米、麦子之类的来给我换方便面,清楚的记得是最原始的黄色袋子的华丰面,那个好吃劲儿就别提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再很少见到村里收粮食的了。

如果有人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

在农村活跃一批常年收购玉米、水稻人,农民都称谓“粮贩子”,粮贩子在粮食流通领域是不可获缺的,为农民卖粮难、运输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也是非常鼓励的,只要守法经营,是支持的。

可以肯定,粮贩子队伍中,多数是守法的,但是,个别饭子坑害农民事件时有发现,不仅害苦了辛苦种地的农民,有时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下面,给大家讲个真实的粮贩子坑害农民事件。

我村有位六十多岁的农民,遇到收粮的外地贩子,经讨价还价,卖了十一亩地水稻,秤了九千余斤。当贩子用自己带的电子秤过秤装车走后,帮忙装粮的农民怎么算十一亩地不止打九千多斤粮,而后屯里邻居开车追上收粮车,经交涉后,押车到地磅一秤,结果多了三千余斤,最终农民报了警。

收粮贩子为了利润最大化,贯用的手段一是压质压价,从中获利。二是在电子秤上做手脚,提前调好电子秤,一百斤粮食差个几斤属正常情况。三是抓住农民在田间地头卖粮无秤的机会,缺斤少两,往往轻而易举得手。

农民卖粮,一定要不怕费劲,卖粮时应该带上自己的电子秤,预防受骗,免受经济损失。

如果有人大量收购粮食是否违法?
直接回答你吧,不会!
只要是中国公民,只要有钱,只要不怕风险,收多少粮食都不犯法。

因为我国在几年前已经取消了实施多年的“粮食收购证”的政策,几乎对于粮食收购以及销售不再限制任何的门槛。
据钟情三农得到的确切消息,早在2016年,当时的国家粮食购销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局(即现在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农民、粮食经纪人、农贸市场粮食交易者等个体,今后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不用再办理粮食收购资格。此举也意味着在我国有着十多年历史的“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被彻底废止,粮贩子必须要“持证收粮”也正是成为了过去。

内蒙古“王立军案件”,促使我国粮食收购政策变革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内蒙古的“无证收粮被判刑”的案件。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间,这位生活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永胜村的农民在当时未经粮食部门许可及工商行政机关核准的情况下,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玉米,随后出售给更大规模的收购库点,最终以非法经营数额21万余元,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退缴非法获利6000元。
不过,不久后这一案件就迎来了反转,王立军不仅被宣布无罪释放,还得到了国家赔偿,而且不久后,国家粮食局就出台了政策,取消了实施了13年之久的旧的粮食收购政策。
在此前的相关规定中,要想从事粮食收购的农民,其必须向国家粮食局或者当地的粮食主管部门提交粮食收购资格申请,并提供资金、仓储设施、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等证明材料,获得允许证后,方能进行粮食收购活动。
如果没有这个“粮食收购许可证”,那就是属于“无证收粮”,属于非法经营。

粮食贸易存在较大经济风险
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收粮食,贩粮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为粮食价格的波动还是非常明显,而且受粮食品质,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粮食购销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诸多问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根本无法承受。
据钟情三农了解,现在很多“粮贩子”大多从事类似于中介的作用,企业每年为其提供收购资金,前者从农民手中收购来原粮,并且进行一定的筛选,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后,便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企业,从中赚取价差。
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以及购销状态决定,我国还需要这样的“粮贩子”像纽带一样,连接企业和农民,当然,只要不黑心就好,别坑害老百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