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三五期间取得哪些科技创新结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十三五期间取得哪些科技创新结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科技取得的?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4名,全国研发经费支出2.2万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而在2015年,这三个数字分别为第29名、1.4万亿元、6.3件。
从探月、“北斗”再上层楼,到高铁、5G日新月异,从量子、干细胞研究深入“无人区”,到疫情防控得到有力支撑……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正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跃升: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9月,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此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
第14名!中国继续巩固排名。创新能力指数位列前15名,通常就被认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这个榜单的前30名里,中国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指数排名的跃升,浓缩了5年来创新巨变的澎湃历程。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克隆猴问世、大飞机首飞、超级计算机竞逐榜首、核电技术与装备“走出去”……科学前沿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世界前列。
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019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较2015年增长56.3%,占国内生产总值2.23%,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占比大幅提高,已突破6%。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均位居世界第二。各项综合性指标基本完成“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任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三五期间取得哪些科技创新结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三五期间取得哪些科技创新结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