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战争的影响的例子

www.0471tv.com 4 0

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对古代战争王朝更替有重大影响吗

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许多可以看到气候变化的背景,甚至有一些可能就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1972年,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开拓者竺可祯先生,利用中国历史文献中自然物候与灾害记录,首次建立了过去5000年中,东部地区温度变化曲线,认为过去5000年来中国气候总体呈转冷趋势,秦汉、隋唐气候明显温暖,魏晋南北朝、明清气候明显寒冷。

天气对战争的影响的例子 - 真时天下

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竺可祯先生重建的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图(以1950年的气温为基准线)

秦汉时期是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均气温较今高0.27 ℃,穿越沙漠的丝绸之路就是在这个暖和湿润的年代建立起来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

继秦汉暖期之后,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长达近400年的寒冷时期。公元181-540年,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均气温较今低0.25℃左右。恰好对应着历史最长的动乱岁月——魏晋南北朝。东汉末期灾害频繁,水灾蝗灾接连不断。西晋统治下的公元281-290年间,中国北部和中部大面积干旱,饥荒引起大量饥民死亡,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楼兰王国是秦汉时期丝绸路上一颗闪亮的明珠。也是在魏晋以来的文献中逐渐失去踪迹。干旱引起的沙漠化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期间,中国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最冷的30年出现在南北朝的中期(公元481-510年),冬半年均气温较今低1.2℃。

南北朝冷期之后的隋唐时期是继秦汉暖期的第二个气候温暖时期。中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均气温较今高0.22℃以上,在前期温暖的气候背景下,农业又得到快速发展。

唐中叶以后,中国气候转冷,并持续至五代时期,这一时期成为继南北朝冷期之后的第二个冷期。公元810-930年,中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气温较今低0.28℃,

而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今低0.8℃。由于气候变冷,生长季缩短,除个别地方偶有“稻再熟”的记载之外,江南大部分地区已无双季稻耕作。该时期也对应着中国相对混乱的时期,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唐朝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各地叛乱不断。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代。

北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与欧洲及北大西洋周边地区出现的“中世纪暖期”相一致。中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均气温较今约高0.29C,最温暖阶段出现在公元1201-1290年间,较今约高0.57℃。

元末,气候寒冷,灾害增多,极大地激化了蒙汉民族间的矛盾和南方地区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公元1368年,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蒙元统治,建立了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专制王朝。

明清时期气候以寒冷为基本特征,素有“小冰期”之称,这与欧洲及北大西洋周边地区曾经出现的“小冰期”状况一致。当时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均气温较现今约低0.7℃。

明末清初同元末明初一样,这两个朝代更迭期所对应的都是气候冷期中的冷谷。明末农民战争时期,明崇祯年间黄河流域正值连续10年(公元1632-1641)的干旱,也可能是中国过去2000年中最严重的旱灾,蝗虫遍地,粮食经年绝收,饥民遍野,以致父子夫妻相食。

虽然元明清的大统一时期处于气候的冷期(公元1321一1911 ),但是仔细分析该时期的冷暖波动过程,可发现,国家兴旺发达的阶段均对应于冷期中相对温暖的阶段:明朝初期的公元1381-1410年间,和清朝初期的公元1711-1770年间。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在中国,气候处于暖期时,社会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带动人口数量上升。而当气候处于又冷又干的寒冷期、不适宜期时,社会转向恶性循环:农业歉收,人口迅速减少,社会矛盾激化。

当然,气候只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外部因素,片面夸大气候的作用也是不对的。

肯定是有影响的

环境和气候从古至今的变化都很大

从大的来讲古有沧海桑田,今天有全球变暖,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地壳运动等等原因引起的,这是大的方面影响

从小的方面来说,环境和气候对国家更替,战争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当中的秦国,虽然地处的位置非常不利,粮食产量小,气候严峻,但是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造就了秦国不败之师,秦始皇才统一了中国,而从环境来说,非常著名的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了,依据隆隆的大雾天气,就从吴国借来了本来没有的箭,这大大影响了战局的走向

所以综上环境和气候会对古代王朝更替有重大影响

苏联的低温冰雪天气,对莫斯科战役有多大的影响

严寒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因。

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进攻,原计划在入冬前结束战争。以德国人打欧洲其他国家的战绩和经验来说,这只是正常操作,但对苏联来说,先不说苏联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和深厚的综合能力,就是严寒,德国人都受不了。

战争一开始,德国跟预想的一样战局顺利,连战连捷,一举攻到了莫斯科的城下,但这时已经入冬了,战局已不再是一边倒的局面了,苏联人展现了坚韧的意志,拖住了德军。

苏联领土广阔,德军的前进,也拉大了战线,补给线也就越拉越长,苏联人又在坚壁清野,德国人就越难得到补给。随着冬天的到来,德军就陷入了泥潭,士兵们大批被冻死,很多武器装备也不能正常使用。

回顾二战希特勒对苏联集结数百万部队坦克重型大炮飞机等发动了进攻,开始推进还算顺利,闪电战是德军的拿手戏。苏联红军在主要防线被突破,朱可夫元帅退守莫斯科郊外。这时已到了冬季,风雪交加,滴水成冰气温极低。狂妄自居希特勒命令他的部队不惜任何代价占领莫斯科。由于严酷的低温使得德军士兵没有御寒冬装被冻死冻伤,以及汽车水箱冻破无法启动,所以造成了无法继续推进作战。这种天气对苏军来说真是天助我也,很快进行反击,德军已无反抗之力,只能败退,苏军收复了失地,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说明气侯对战役是非常重要,如果德军在进攻前,对苏联的气侯有了解並做好严冬极恶劣低温的情况下,那此次战役会改写。可惜侵略者被冲昏了头脑,这也是低温严寒天气帮助了苏军战胜了希特勒的德军。

任何一点战争中的小批漏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气象是军事行动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支不了解、不重视它的军队,失败常常不可避免。苏德战争中,德军不知道苏联的气象吗?它知道,但它高估了自己的作战能力,低估了苏军的能力,以为可以在夏季就结束对苏战争,为了达成战争的突然性,没有对恶虐气象条件下的作战作出必要、充分的准备,以防苏联情报部门查觉。只想一帆风顺,而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变化,是指挥者的错误,而不是气象的错。

中国古时总讲,天人合一理论。太阳的早午晚夜,地球的经伟两极,自然的气侯温度,冷热的人生物钟,皆在日影变化中,通过用法条件,寻求适应活好,普通道理,非常简洁。

苏联的低温冰雪天气,这样悪劣条件,还用问吗?显然:从人、到食、用武、再战等,谁都够嗆;但是,外来者无论来干啥,会加倍难。请参考吧,谢啦。

在德军对莫斯科发动战役的当天夜里,苏联就开始下雪,那是苏联在1941年冬季的第一场雪,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德军却没有过冬的棉衣,古德里安已经不止一次的向德国申请配发棉服,然而却迟迟没有结果,到底苏联大雪对这场战争的影响有多大呢?


一,武器装备不能正常使用。

由于天寒地冻,路上有很多冰,但是却没有坦克履带的防滑尖铁,行动不便,因为气温太低,导致燃料冻结,汽油也变得黏黏糊糊,在发动坦克前,还得用火在底下烘烤一阵,大炮的瞄准镜也因为天冷失去了作用,而且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经对付不了苏军的T―34,除了这些,连机关枪都无法使用了,根本打不响。


二,士兵未战先亡。

因为后勤保障能力弱,棉衣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德军士兵发生了很严重的冻伤,有时候他乘车走过漫无边际的冰天雪地,好不容易找到一间还可以称得上是房子的房屋,里面也只是缺衣少粮,饥寒交迫的士兵,而苏联士兵则吃饱穿暖,装备齐全。

这突如其来的糟糕天气,不知是不是上帝要有意拯救这片土地,在这悲惨的冬天,德军指挥官情绪消沉到了极点,仗还没有打,却觉得目前的形式已经要把他压垮,甚至于上峰的命令,他觉得根本无法执行,更别提那些处境更加悲惨的德军士兵了,在这冰天雪地就是,装备不如人家,后勤不如人家,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可以说苏联的天气给德军的打击是巨大的,希特勒既没有占领莫斯科,更加没有消灭苏军,而是由战略进攻被迫转成了战略防御。

标签: #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