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悲秋和哀物,你有什么见解
悲秋和哀物,在古代文人的诗赋词曲中,并不鲜见。这些前辈大师们目中所击,无论芦花、秋月,无论鸿雁、渔翁,无论丝弦、老道,都毫无例外的,成了触发其胸中块垒的悲愁对象,从而在他们的辞赋中,不无掩饰地流传下来。
这些悲秋辞赋,比较早期的如楚国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慓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你看,寥寥几句中“悲”字蹦出两次,“哀”字也流出一次。至于“萧瑟”、“变衰”、“摇落”写秋景衰败的词,和写人身心不适的词语,比比相连,使人如临其境,不寒而慄!
唐 杜甫 《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始登台。”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自己官宦生涯失意,穷困潦倒。如果说杜甫的悲秋,背景是家国苍生,一般今人还是能够理解的。
而宋 代白玉蟾一首《悲秋赋》,则将这种悲秋情绪,发挥到了极致,是悲秋巅峰的代表作。早期文人的悲秋情节,如美学传染病一样,影响了中国古代一代代文人。难怪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文人大师们星火相传,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奉行“学而优则士”,就是读书做官。但理想与实际的巨大反差,又常常使如诗人般的文人们到处碰壁。于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们,不免要借他物发泄,以求自慰。
秋天,对常人是收获的季节,喜悦无比,但在他们心中却是冬寒将近的萧条季节。看到那萧瑟的西风,凋零的落叶,顿生岁月不饶人的悲哀。睹物伤情,实则也为自己一事无成而慨叹。难怪刘禹锡说了,“自古逄秋悲寂寥”。由此,你就不难理解古代文人产生悲秋情绪的根由了吧?
中国古代教育的局限太大,科举制度束缚了士人的思维。不得意文人自命清高,悲秋寂寥,不难理解。毛主席在解放后提出,教育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行大众平民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从此,从根本上杜绝了产生悲秋文人的土壤环境。
我们理解了产生悲秋现象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决不能因此而轻视古代文人的诗词曲赋。相反,悲剧产生文学,产生诗人,产生戏剧家、文学家。悲秋和哀物,同样产生了不少大诗赋家,这种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倒真令后人玩味无穷,认真研究呢!
请问,这种观点,你能同意吗!
文/杨 生(2020.5.19.)
悲秋,叶落归根,回归故里,告老还乡,等死多悽凉。秋老诸黄,秋霜杀草,秋掌西方肃杀金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收本来是一年的收获,但是秋又相征着人的衰老,由黄花妙女到黄脸婆,由英俊少年到墓库之年。秋冬也收回了很多老年人的命。各种瘟病正在传染发生。悲秋衰物的心境有感而发。诗人多触境生情写悽凉悲情衰物。
叶落归根百花残,
秋菊红梅耐霜寒,
除夕五更除旧岁,
走親访友赶大年。
自古逢秋悲寂寥!很多人会悲秋,秋天万物凋零,秋风萧瑟,本身是会给人造成有一种哀愁萧瑟悲凉的感觉,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悲秋与哀物都在于一个人的心态。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
有一位老婆婆,我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雪糕。每天,如果天气是晴天,老婆婆非常哀愁痛苦担忧,就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如果是阴雨天,老婆婆同样非常苦恼,因为怕小女儿的雪糕卖不出去。就这样,老婆婆一直生活在哀愁之中,每天都不开心。有一天,一个人告诉老婆婆,雨天要想大女儿雨伞一定卖的不错,晴天要想小女儿的雪糕卖的好,这样就好了。果然,老婆婆虽然年纪大但是调整了心态,每天都开开心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然事物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怎样看、从哪个角度看,是一个人心态的问题。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要积极努力调整心态,才会开开心心每一天!
我想说,秋已到,不必哀!
标签: #日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