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主要讲的是什么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多人种组成的复性社会国家。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15%,印度人占6.5%,欧亚混血人和其他人种占2.5%。新加坡的国语为马来语,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在教学、商业、出版、公务等方面使用各民族语言文字都是合法的。英语列为行政语言,成为各民族共通的语言,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时髦。英语也是商业上的官方语言,而大部分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均能用流利的英语交谈。此外,新加坡人大多通晓本民族的母语。从1984年起,政府规定所有学校都要逐步过渡到以英语为第一教学语言,各民族语言作为第二教学语言,以加强各族的融合,提高社会事务效率。由于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对于香港游客和福建、广东游客来说可能只须用闽南语和粤语就能游遍新加坡。70年代初,政府提倡中国血统的人讲普通话,采取料几项措施:在学校、电台、商店、和公交BUS中推广:(1)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对华人讲话必须用普通话;(2)华人小学生要起中文名字;(3)新建筑物除了英文名外必须由中文名称;(4)采用中国的简体字。在新加坡的超级市场、摊贩(巴刹)、购物中心、BUS车身上或一些政府机构里随处可见一份份的标语牌,上面用中英文写着:“讲华语,是福气,别失去!”这是新加坡文化部门的宣传手段,它标志着新加坡政府推广华语的决心。新加坡政府还有一个专门规范华语标准的华语委员会,把一些词汇规范化,刊登在华文报章上,并且使用汉语拼音来为汉字注音。准备留学新加坡的你,理所当然的应该准备你必备的英语,因为新加坡主要的大、中小学均为英语为第一授课语言。近年来我国国际和经济地位步步提高,在新加坡现在的很多私立学校及公立学校也开设了和正在筹备以华文授课的中高级课程和专业文凭例如新加坡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business in management)和国立南澳大学的中英双语授课的MBA课程等。当然,在你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英语是会随时陪伴你左右的,即使是在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导的社会,为了自身优势的保持,她在重视华语的同时,英语仍然不可否认的是一门世界语言。留学海外学习好英语的同时,千万不要抛弃了你自己的华语。“讲英语,是工具,讲华语,是福气。”
fm97.10是什么台
fm97.10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同日本神户关西电台、名古屋中部日本电台、日本东海电台、法国北加莱海峡大区北方之波电台、澳大利亚澳洲广播电台、新加坡心电台、德国之声电台、英国BBC电台、美加华语广播电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台建立了交换节目关系。本台于2011年和天津电视台等单位合并为天津广播电视台。
世界上有哪些知名新闻通讯社
亚 洲
国家 媒体名称 简 介
朝鲜 朝鲜中央通讯社 朝鲜的国家通讯社
韩国 《东亚日报》 是韩国创刊最早的报纸之一,被称为“民族报”和“民族魂”
马来
西亚 《光华日报》 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报道马来西亚各类信息的报纸
《星报》 马来西亚畅销的英文报刊之一
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 马来西亚的国家通讯社
日本 《读卖新闻》 1874年创刊,日本五大全国性、综合性日报之一,拥有日本电视广播网等26家电视公司
《日本经济新闻》 日本六大全国性综合报纸之一,也是日本最有影响的经济报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60多家子公司和合办公司的日经集团
《朝日新闻》 日本五大全国性、综合性报纸之一,1879年创刊于大阪,拥有朝日电视公司等22家电视公司和广播公司
日本共同通讯社 日本最大通讯社,社团法人组织。该社实际上是半官方的通讯社
时事通讯社 日本第二大通讯社,总部在东京,经济新闻是其特色内容
富士电视台 日本著名综合媒体
日本放送协会(NHK) 日本著名媒体
东京广播公司(TBS) 日本四大广播公司之一
新加坡 《海峡时报》 新加坡一家影响较大的英文报纸,总社在吉隆坡,马来西亚销售量占其总销售量的百分之六十
《联合早报》 新加坡的主要华文日报,它的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1983年这两家报纸合并,共同出版了《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
《商业时报》 新加坡出版的经济类报纸,是东南亚主要的商业报纸
TCS新加坡电视公司 新加坡最大的电视公司,有3个频道,占有新加坡80%的收视率
新加坡广播公司 新加坡最大的广播公司
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 是新传媒电台属下的海外短波服务,每天以华语、英语、马来语及印尼语播音
印度 印度新闻托拉斯 印度报业托拉斯是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前身是1910年建立的印度联合新闻社,总社设在孟买,新闻总编室在新德里
欧 洲
国家 媒体名称 简 介
德国 《ELLE》 世界著名时尚杂志德国版
德意志新闻社(dpa) 总部在汉堡,每天播发约6万字基础服务,内容涉及各方面新闻,德国大多数报纸杂志,以及各部门企业也接收其基础服务
俄罗斯 《真理报》 为前苏联共产党中央的机关报,70年代其发行量达1300万份,90年代后多次停刊,1996年发行量为21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