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可能在哪里?江西庐山市有个桃花源景区,你觉得正宗吗
说到桃花源,原型是个荒唐的说法,因为桃花源本身并不存在。就像乌托邦一样,如果有人现在去找乌托邦,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因为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桃花源是不存在的,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的时候就说清楚了。“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人说“不足与外人道也。”“不足道”,就是不值得说,并不是封口,只告诉他说了没意义。但那个渔人是个有心人,不但“处处志之”,而且回来后立即报告了地方官。那个地方官也是有心人,派人跟着渔人去寻找桃花源,按照先前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又有一个有心人叫刘子骥的,“欣然规往”,没找到就病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关心这件事了。
陶渊明这样写就明显告诉读者,桃花源是虚构的,不要去找了。他没想到,时间过去了1800年,还有人在寻找桃花源,还居然找到了!哈哈!醉翁之意不在酒,找到的不是桃花源,而是一颗发财树。靠名人发财,靠古人发财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武大郎故居,西门庆家乡都有人去争。到处都有大观园,到处都是新建古镇,这种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利于地方的长期发展。
你搞一个假景点,短期可能吸引一点人气,但不可能长久,因为你的景点没有内涵,禁不起挖掘,时间一长就门可罗雀了。深圳的世界之窗搞出来以后,很多地方模仿,但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所以所谓的桃花源景区还是不搞为好!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全国有30多个地方在“据理力争”。据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湖北竹山县武陵峡风景与《桃花源记》十分相近。
但大部分人认为,陶潜所说的桃花源应该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并且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
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司空图《武陵路》、曹唐《武陵洞》等诗。基本上是写桃花源,
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
中国以桃花源命名的地名有很多,像江西庐山桃花源风景区,是当地政府打造一个旅游景点,无论从自然生态还是从历史文化看都是不错的一个地方。
原型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人间仙境,“福地洞天”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等,让人留恋忘返。
近些年,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争夺《桃花源记》原型地,争得不亦乐乎,这无非就是一种招徕游客的噱头和提升本地名望的手段。其实,仔细研究陶渊明,认真品读《桃花源记》就会知道,作为重要代表的田园派诗人,桃花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存在于五柳先生的心里,现实中哪有什么桃花源的原型地啊!
我们先从这首著名的《饮酒其五》来感受陶潜先生的生活方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非常有名,人们普遍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表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意境,可以看成是陶渊明整体风范的概括。王安石曾高度评价这首诗,认为这首诗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哲理,那就是:在热闹的“人境”也完全能够营造偏静之境,其间关键就在于“心远”。这之后,陶渊明写又下了非常著名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用娓娓动听的讲述从时间和空间两度上,把陶渊明的理想蓝图与所想要的现实生活畅想出来:从时间上,桃花源中的人的祖先为“避秦时乱”而躲进这里,其实也就躲开了世俗纷乱年代;从空间上,桃花源更是与人们所熟悉的茫茫尘世,做的一种切割和所期冀达到的理想社会状态。
其实,陶渊明所想要的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我们后人所希望达到的。想想看,“天下大同”和“实现共产主义”,不就是桃花源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吗?就连现在的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在给新建楼盘取名时,都希望居住在小区的人们过上五柳先生想要达到的生活状态,“东篱别业”、“墟里南山”、“归去来居”、“人境庐”、“五柳故宅”等小区寄予了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生活环境太多的向往……人们可以住在陶渊明作品意境的小区里,可真实的桃花源原型地,最好就别再争了,其实如果细读《桃花源记》,陶渊明早就说了, 桃花源拒绝外人寻找,找到的一定不是桃花源。
陶渊明自彭泽弃官归来,著有“三大奇文”:一曰《归去来辞》,二曰《桃花源记》,三曰《五柳先生传》。这三大奇文影响巨大,而以《桃花源记》尤甚。这是因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发表以来,关于《桃花源记》的原型问题一直受到历朝历代文人骚客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为了将桃花源属地据为己有,全国先后有30多个地方在“据理力争”。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个文学典型所反映的自然形态的原型,应是陶渊明自己家乡的江西省庐山市康王谷桃花源景区,这是因为,他笔下的桃花源的全部景象只有在康王谷中可得到全面的印证。
《桃花源记》的原型主要有以下几说: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有人认为是在湖南的武陵,其根据就是《桃花源记》中有“武陵人捕鱼为业”之句。于是,后人遂在湖南武陵置“桃源县”,并附会出“桃源山”、“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等等,以讹传讹。这就是“湖南桃花源”一说的来源。
查阅历史知道,桃源县置于赵宋时代,由武陵县改称,距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时间晚数百年之久。至于《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武陵人”本是暗指陶潜自己,因为其远祖是武陵溪族人。考渊明生平,系生于柴桑,长于柴桑,死于柴桑,一生未曾到过武陵。但是,他写了“武陵人捕鱼为业”,而不写“柴桑人捕鱼为业”,道理很简单,除上述远祖是“武陵”之外,还由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篡夺相继,政治险恶,而他自己又是弃官归隐,洁身自好,明哲自全,只能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桃花源记》也一样,主要人物实际是自己,也不用真名,而以武陵渔夫来代替,陪衬人物用了刘子骥的真名,但刘既不是武陵人,又不是柴桑人,而是南阳人。文章如此巧妙,使人真伪难分。因而后人便误以为桃花源就在古之武陵郡了。
近现代关于桃花源到底所在何处、由何产生的最著名的讨论,当属陈寅恪先生于 1936 年发表在《清华学报》上的《桃花源记旁证》。陈寅恪先生在他的《<桃花源记>旁证》中,指出《桃花源记》是一篇纪实之文,其中的内容来自于真实之事,然后经过考证得出了桃花源应当位于北方弘农或上洛,所避之秦为苻秦而非嬴秦等结论。
至于北方的弘农或上洛,陶渊阴一生也未曾去过,文献资料又无其它凿确证据,因砒其“桃花源”之原型说,也不可信。
庐山脚下的康王谷才是《桃花源记》的真正原型。现将主要根据陈述如下:
据载:“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伐楚,怀王子熊绎(康王)避难于庐山谷中。翦追之急,天忽大风雷雨,翦人马不能前。得脱,遂隐身谷中不出。因名其谷曰康王谷”。 三志中关于楚王谷、康王观之记载内容亦同。 江西古为楚地,康王后裔避秦乱庐山谷中,与记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不复出焉” 如出一辙,实为《桃花源记》 之历史背景。
《水经注》 云:“ 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於江。”+ 释慧远《, 庐山记》 云:“ 山在江洲浔阳南,南滨宫亭,其南岭临宫亭湖” 古庐山河乃桃花溪之原型也,此为《 桃花源记》 之地理渊源。
肖统《 陶渊明传》云:“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也”。其《还旧居》 诗云:“ 畴昔家上京”,上京即现星子县城西三里许的玉京山。康王谷就在陶渊明的家乡附近,位于他的第二与第三旧居。
陶渊明及陆静修结为挚友,常往来谈经论道。然,慧远因潜心修行,影不出山,迹不落俗,送客不过虎溪桥。偶有一次,三人谈到兴浓,失足走过虎溪桥,引得山上护寺神虎勃然大吼,方才恍悟止步而相视大笑,后人传为 ”虎溪三笑“ 精辟典故。 而陶、陆往返必由之径,唯由醉石经康王谷抵东林寺的山间古道,足见其对谷中环境、风情、景色尽致熟知。
康王谷中,至今有康王观及康王城遗迹。半山康村,康姓村民六七十人,祖辈延传至今,凡康、熊二姓皆不得通婚(盖熊为康王姓氏),故缘为楚王之后裔,乃以康王之封号‘康”为姓,是为”康王谷—桃花源”之有力人证物证耳。
全国各地学者对康王谷乃《桃花源记》创作原型,均有共识。1986年于星子县召开全国性陶渊明研究学术会期间,与会著名学者均实地考察了康王谷,对谷中“桃花源”般环境模式异口同声赞叹不己。
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考证庐山康王谷乃“桃花源” 原型地,同时对其环境资源进行评注。 并认为开发这一极具个性、特色的自然人文环境景点,对于适应日益增强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时代心理追求,提高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存环境意识,均有深远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
(图片均来自网络)
标签: #常德10万奔驰二手车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