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电台歌单

www.0471tv.com 8 0

历史中哪些人物总被世人搞混

近代有哪些人物总是被人搞混?

重名的太容易被搞混了。近代以来,竟然有5个陈毅,我都惊呆了。

陈毅元帅。

第一个陈毅,就是我们的开国元帅,新四军军长、华野司令。陈毅一生中留下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比如吃墨水、当市长、搞外交等等。最有趣的还是他和胡兰畦的爱情故事。

马可电台歌单 - 真时天下

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胡兰畦和陈毅两情相悦却没能走到一起。十年后,胡兰畦和陈毅再次见面,准备结婚,但是胡兰畦当时是国军少将,地下党员,组织上不同意两人的婚姻,害怕暴露胡兰畦身份。又是十年后,陈毅已经当了上海市市长,儿女成群,两人见面都不合适了。

抗战时期,朱克靖写过一首诗,诗中讲“将军为何多憔悴?半为兰畦半为茜。”这里茜,就是陈毅在苏南茅山根据地结识的张茜。后来张茜陪伴了陈毅的后半生。

陈沂少将

陈沂,贵州人,出生于遵义,1929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毅元帅率军进入山东,在沂蒙老区见到了陈沂。陈沂说,为了避免误会,他准备改名。陈毅则说,“改不改有啥关系! 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哩。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我们中国有个大陈毅,小陈毅,也可以”。

于是,解放军中的大陈毅和小陈毅,形成了一段佳话。

陈仪上将

陈仪,浙江人,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后来成了孙传芳部下。陈仪一生最重要的便是慧眼识珠提拔了汤恩伯。渡江战役后,陈仪担任浙江省省长,准备起义加入新中国。这件事被汤恩伯得知,汤恩伯直接高密,陈仪被囚禁后杀死。

外交家陈毅。

外交家陈毅,湖北人,在北洋政府曾任总统府秘书、蒙藏事务局参事、蒙藏院参事。陈毅在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出场,便是妥善解决外蒙独立问题。

陈毅在外蒙,通过和平谈判怀柔蒙古各部的方式,顺利瓦解了外蒙古的独立势力。可是就在陈毅取得巨大外交成果时,迷信武力的徐树铮带兵进入外蒙古,囚禁蒙古王公,单方面宣布取消独立。于是乎,陈毅的外交努力全部付之东流,蒙古王公离心趋势一发不可收拾。

陈毅和徐树铮的关系,很像郦食其和韩信。郦食其说服齐国归顺汉王刘邦,可是韩信却乘机灭了齐国。不同的是,陈毅没有像郦食其那样死掉。

军阀陈宧

陈宧(yi),很多人会写错成“陈宦(huan)”,他是民国四川军阀,也是要了袁世凯性命的“起病六君子,要命二陈汤”中十个人中的一个。

袁世凯是被十个人害死的,起病六君子,说的是筹安会六君子,他们是杨度、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严复。要命二陈汤,说的是陕南镇守使(后任督军)陈树藩、四川督军陈宧、湖南督军汤芗铭。二陈汤,原本是袁世凯心腹,袁世凯派他们出去整合地方势力,结果他们一看形势不对,直接宣布反袁。袁世凯被他们气个半死。

陈宦是护国运动的大功臣,护国运动后他淡出政坛,远离是非之地,20多年后才死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你还知道哪些重名的名人?快来说说吧!

总被人搞混的人物名字有两个特点,要么就是字形很相近,要么就是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的两位将军陈赓和陈康。

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他是将门之后,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一期。

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52年,毛主席点将陈赓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特科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陈康,湖北省武穴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团长,新四军补充营营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太岳军区第4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第2野战军13军副军长。1935年参加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军军长。1956年起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1977年起任++++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

读音相同的元帅陈毅和将军陈沂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1972年1月6日陈毅在北京逝世。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陈沂本姓佘,名万能,字孟秋。曾用名余立平,笔名陈毅。中共党内一度有“大小陈毅”之称。后为避与陈毅元帅重名,改名陈沂。

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长级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八大列席代表、十二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这些名字放到一块,有时候真的是傻傻分不清。

历史上一些名人因名字相同、相近,发生的趣闻很多。

一,著名的明朝于谦,当年进京赶考,因与主考官虞谦读音相同,当主考官点名时,于谦不敢应答,以示避讳。由此给后人留下了一幅绝配的佳联:

虞谦出的上联是: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于谦对的下联是: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前者表达了长者不忌的风度,后者则是出于对长者尊重的自谦。

(当然也有人说此联出自明文学家李梦阳之手,这里不做争论。)

二,唐德宗时,一次命传旨官召韩翃进宫,却使传旨官犯了难。当时有名气的韩翃就有两位:一位是刚因《寒食》诗作名声大燥的诗人,一位是戍边的老将军。德宗脱口而出:就是那个:春城无处不开花的作者!


三,李达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一个是党的一大十三个代表之一,一个是开国上将。

1958年,中央筹备《红旗》创刋会议。本欲邀己是武汉大学的校长的李达。由于通知者的原因,结果来了两个李达,连会议主持者都有点懵。

四,以上仅举个例,而现在的重名率更高。姓名两字成为了时髦,据统计,几十万人一个名字的就很多。这给身份、户籍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这个问题二三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建议:父姓十母姓十名字,重名率会降至几亿分之一。

著名演员赵燕国彰至今没有听说有人和他重名的。

在我的历史书里,可以看见刘邦有两个人,一个是韩信,还有一个也是韩信。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可以看到两篇列传,一篇列传写的是韩信,还有一篇写的也是韩信。

在《淮阴侯列传》里写的是忍受胯下之辱钻裤裆的韩信;在《韩信卢绾列传》里写的是自称大韩韩襄王之庶孙的韩信。什么是大韩韩襄王之庶孙?请参考三国刘备自称大汉孝景皇帝玄孙,具体情形请自行脑补。

这两个韩信在各自的列传里,还能够清楚地区分开来。在其它的列传里记载的韩信,倒底是哪个韩信?这就有点不大好区别。为了解决这个在语法上被称作“指代不明”的问题,有些史书中就分别写成了韩信和韩王信。

谁是韩信,谁又是韩王信?当然是那个自称大韩韩襄王之庶孙的韩信叫韩王信啦!毕竟以前也当过韩王,祖上也曾经阔过。不然难道还能叫那个钻裤裆的叫韩王信。

两个韩信经史书这么一改,改成了韩信和韩王信。韩信就是钻裤裆的韩信,韩王信就是大韩韩襄王之庶孙的韩信。这么一来谁是谁就清楚了!

可是还有些史书就是不改,还是都写作韩信。那在这些地方的史料记载,倒底是写的哪个韩信?碰到这样的史料,很多史学家也很头疼,需要再花精力去进行考证。作为一般的历史爱好者,看到这些史料,就更分不清倒底是哪个韩信了,很容易就被搞混了!

反正记住刘邦手下有两个人,一个叫韩信,另一个也叫韩信。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标签: #马可电台歌单

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