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绿茶的小知识分享
欢迎关注【懂茶帝】
很多人纠结喝绿茶要不要洗,小懂来分享一下。
一直以来,很多茶友认为绿茶不需要洗。名优绿茶采摘细嫩,有效成分浸出速度较快,如果将其倒掉,茶叶中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洗茶可以除去加工工序过程中的浮灰,而且对口感滋味影响不大。
那么洗茶对绿茶品质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个问题,爱钻研的小懂为大家找到了科学的解释。
安徽农业大学的王淑娟、何悦等人以铁观音为对照,分别用盖碗冲泡了六安瓜片、朵型毛峰和条形毛峰进行实验。
他们分别从洗茶对绿茶品质的发挥、茶叶有效成分浸出的角度,来考察洗茶对绿茶的影响。
先给大家科普下“洗茶”是什么。“洗茶”是指将沸水淋洗杯碗中的茶叶,轻轻摇动杯碗几次,立即倒去茶水即可。
这个词始于北宋,它也叫“醒茶”,原属于茶叶采制的过程用语,后延伸到饮用过程中,具有除尘、醒茶、润茶的功效。
“洗茶”在乌龙茶冲泡中广泛应用,一是为饮茶卫生,洗去茶叶中的杂质、尘垢,二是在洗茶后滋润茶叶,对香气和滋味得到发扬。
国标法分别审评不洗茶、淋洗3秒、淋洗5秒后的茶样,对其每一泡茶汤的品质进行评定,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洗茶对茶叶感官品质及冲泡次数的影响(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知,铁观音茶叶淋洗与否,对香气无影响,色泽和滋味均得到了发扬。 然而,淋洗对绿茶品质的影响效果不一。
从香气上看
洗茶与否对香气类型的影响不是很大,呈现出香型较为一致的香型,均为不洗茶样的香型;
但是对香气的浓度及持久度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淋洗的茶样香气浓度下降,且下降幅度与淋洗的时间成正比关系。
从汤色上看
绿茶淋洗后,汤色的变化表现为色泽的饱满度上升,亮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单纯从汤色上看,淋洗绿茶对茶叶品质也有发扬作用。
从滋味上看
淋洗3秒的,茶汤的浓醇度有所上升;但淋洗时间长的,茶汤浓醇度反而有些下降;从耐泡次数来看,可以短时间的淋洗。
综上茶叶品质与耐泡次数来看,推荐短时间的淋洗绿茶。
对茶叶有效摄入成分的影响
▲洗茶对茶叶有效浸出化学成分的影响(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洗茶有助于铁观音茶叶品质的提升。
对高嫩度绿茶的有效浸出物影响
嫩度高的朵形毛峰,氨基酸、可溶性糖呈下降趋势;而茶多酚的浸出有上升趋势,从而造成该茶叶滋味品质的下降。
由此,对于高嫩度的绿茶,洗茶后会加速有效成分的浸出,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比例,从而导致可摄入茶汤的风味物质的失衡。
从该角度出发,不建议淋洗高嫩度的绿茶。
对低嫩度绿茶的有效浸出物影响
嫩度较低的条形毛峰和六安瓜片在淋洗3秒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淋洗5秒的则呈下降趋势,茶多酚含量下降,游离氨基酸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因此,对于该嫩度的绿茶,可以考虑短时间淋洗。
综上所述,对于嫩度比较高的绿茶不建议淋洗;对于嫩度比较低的绿茶建议短时间淋洗。
对茶叶灰分的影响
茶叶灰分
茶叶灰分含量能反映茶叶原料的老嫩度。
一般认为,水溶性灰分是指茶叶中 K、 Na、Ca、Mg 等营养元素的氧化物及可溶性盐类;
水不溶性灰分是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掺杂的泥沙的物质或者茶叶中含有的铁、铝等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
▲洗茶对茶叶灰分的影响(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淋洗茶叶均利于减少茶叶中的灰分物质。
所有茶,淋洗3秒的水溶性灰分均大于不淋洗和淋洗5秒,而水不溶性灰分均小于不淋洗和淋洗5秒;
可以看出短时间的淋洗,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发扬。因此,从灰分角度来看,推荐短时间的淋洗绿茶。
从感官上看,推荐短时间的淋洗绿茶;从灰分上看,推荐短时间的淋洗绿茶;
从有效成分的摄入来看,对于高嫩度的绿茶不建议淋洗;对于低嫩度的绿茶建议短时间淋洗。
因此,绿茶也可以淋洗,淋洗时间建议为3秒;高嫩度的绿茶不建议淋洗;低嫩度的绿茶建议短时淋洗。
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谢谢邀请,大家好我是信阳毛尖茶农小曾。
这一期为大家介绍茶叶的故事🍃🍃🍃 今后这些知识可以成为您的谈资🌸
因为生在信阳毛尖茶乡-信阳市浉河港乡黑龙潭村,从小就接触到茶叶了,慢慢的茶叶也变成了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茶,它是饮料却高于饮料,里面有自然的味道,有茶人的影子,有天地间的气息…… 中国有六大茶类: 绿茶: 是我国消费量最高的茶类 ~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的味道能让更多人喜爱吧😄
绿茶:正常的滋味,入口有微苦涩感,很快转为浓烈、醇爽、醇和、平和等滋味,有收敛性、回味爽快回甘。【回甘是说喝完茶嗓子眼会有甜甜的感觉,茶至口中带有纯甜滑爽,似乎一入口即化, 茶到后期依然清甜爽口,没有其他杂味。
【信阳毛尖】特级信阳毛尖纯芽头,汤色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香回甘持久,是茶中极品。
【龙井】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龙井是地名,是村名,是茶名,是泉名)
【碧螺春】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希望自己的一点小知识对大家有所作业谢谢!
大家好,我是小伍,不喜欢啰嗦的茶艺师。
说道绿茶,就不得不提到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两个茶了:龙井和碧螺春。
下面小伍就给大家说说他们与皇阿玛之间的故事。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
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太后好重口,哈哈哈)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乾隆爷
被乾隆屁股坐扁的龙井,哈哈哈
2.碧螺春
作为乾隆的爷爷,康熙老爷子就比较文雅了。
碧螺春本来叫“吓杀人香”茶,意思是这种茶香到了极点。
康熙十四年仲春时节,康熙南巡驾临太湖,来到洞庭东山。巡抚宋荦命令手下购买“吓杀人香”茶进献皇上。康熙喝了之后,挺喜欢,就问茶的名字。当他知道茶名是“吓杀人香”后,说:“茶倒是精品,但茶名登不了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然出自碧螺峰上,茶叶又卷曲似螺,就改名为‘碧螺春’吧!”
从此以后碧螺春名扬四海。
康熙爷
碧螺春
小伍就跟大家说这么多啦,在中国,还有很多关于绿茶的故事。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