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网站看到评论说当今写诗的人比看诗的都多,是不是真的
谢谢邀请!
首先,请尊重那些想学习写诗,或正在试着参与写的创作者!
是真是假,毋庸置疑,都承认一个是。写诗的人多起来是一个不容存疑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的广泛,文学不再是文人的专利。
单看各种诗歌类的圈子、社交平台、不同级别的大小比赛,用雨后春笋恐怕已经不足以形容了。看这架势,真假就无需多言了。
文学,是时代蓬勃发展的产物,曾几何时,微信圈大部分作品,像鸡汤、祝福语、感言类,就连平时聊天,都有一套一套的涮话,算不算诗歌,他们自己认为是,那就是吧!
最近,故乡之行 ,就有两位好友,拿来他们自己的手稿,因为有人怀疑他们写的不像诗,只是一些顺口溜,顶多称得上打油诗。听我说打油诗也是诗啊,竟然出乎意料的得意起来。多可爱,可爱得让人心疼。他们对文学的真诚的喜爱,执着的追求探讨,几十岁了,还像个孩子。
我怀着尊敬的心情收藏了这两本用铅笔和圆珠笔写下的稿件。
一本是一位小学教师写的,两年来,他身边抗疫的好人好事,每首
都只是一些分行的,直白的截句,也有歌颂舍己救人精神的,可贵的是,每一首都有闪光点;
另一本是一个留守妇人的心曲。她只在小学与我同过几年学,就回家务农了。我翻了一下———
大二小三月 出头
你不在家我犯愁
小的要喂
老的要揉
家里要整
田里要耧
……
十五十六
月圆当空
猫挨犬室
鸡偎鹅宫
……
三十初一月亮黑
你不回来我串客
一天串五家
十天串五十
……
笔墨虽粗,却反映出,如今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基本秩序,舍小家为大家,是当今社会基本观点;但是,这些不少不见经传的字里行间,都在真实的反射出:这里既有为大家的甘愿,也有舍小家的无奈!
不过,这一矛盾,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从不因人微言轻而被忽略——现在正在加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号召返乡创业,以及最近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教改、医改措施,不都是正在改善这些矛盾,为普通百姓谋福利的决策吗?
诗歌领域的蓬勃发展,正在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有高低,但是他们追求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应该得到支持鼓励;他们对于文化发展红利分享的权益不可剥夺;中华民族文明的复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
诗歌,人民文学,正在迎接一个蓬勃发展的高潮。
谢邀:如果把分行都算在内,确实有很多写诗的人,但精品很少。写诗的人大多心情抑郁(我在这里说的多是业余写诗的,我也没资格评判专业诗人),又喜欢安静,心中苦闷事大多不喜欢随便向人倾诉,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写上几句(诗的文字简短不需多长时间),心中的苦恼顿觉减轻不少(当然也有些有一定文化素养人在遇到开心事时用诗词抒发洋溢的激情,那毕竟少数)现在网络平台又多,发到平台上也有几个欣赏阅读的人,这就更增加了写作情趣,久而久之就养成喜欢写诗的习惯了;读诗的不多是因为:为生活忙碌的人没有这个闲情,闲散的又不愿意读,因为水平低下的诗没有欣赏价值,好诗又不一定懂欣赏,毕竟欣赏诗词也要开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且现在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各项娱乐充斥,所以便形成写诗的人多,读诗的人少。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感谢这伟大的时代带来这么发达的网络,感谢网络平台给我们这些喜欢写诗的人有一个创作发表的机会,我会努力创作更多的好诗,回报时代,回报平台。
是真的。由于网络平台的出现,发表作品比较顺利,导致爱好文学的人都成了诗人。他们随便写点东西都可以发表,以致自我陶醉,扰乱了真正诗歌的欣赏范畴,所以令很多读者不屑一顾,导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
应该是真的。我也做个分析,现代社会人心浮躁,本来诗就是短句子,不费眼球,但也不屑去读,在网上,人只想挑实用的读,现在大家观察一下,有几个人还读纸质的书。书也不值钱了,我以前买的书不少,花钱多,质量不错。现在出书,白送人家,还得请人吃顿饭,喝点酒,人家回去还不一定读。所以阅读的人少,自然读诗的人也少。
再说写诗的人为啥多,写诗的人大多数是闲人,退休了,没事干,多少还识字,写诗一是想找一个感情出口,二是幸好有平台接招,能发表,多少有几个读者,只要有人读,就有些写的动力。现在都有微信群,有的人写诗就是为刷存在感。
我要说是,诗本是文学中的精品,写出好诗不易,应该这么说有的平台真推荐好诗,读者也有,不多。所以好诗有一定有很多读者。
提问的人说写诗的人多,读诗的人少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如果把分行写的短句都叫诗,那写诗的人就很多。现在好诗也有,但很少。有人喜欢就行。读诗,写诗没名利可言,诗人多是弱势群体,不管写得好不好也笑话,鄙视。写就写吧,如果诗人的诗要让读者喜欢,记住,有思想共鸣。那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就进步得快些。
标签: #乐见大牌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