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视少儿频道的《赢在博物馆》节目
感谢邀请~正好感兴趣!
是部全新的文博节目
它没有明星流量,也没有动人故事
有的全是妙语连珠和脑力大作战!
说白了就是文博圈的《中国诗词大会》
纵观九集节目
舞台足够炫酷
知识量足够大
干货满满
节目效果不错
第一次将博物馆、青少年
电视媒体、问答类节目融合在一起
诗词、文物、书法、戏剧
融入的恰如其分
节目以知识竞赛的形式为主
抢答、必答、选答都有
比如
节目选择了六个一级博物馆
邯郸市博物馆VS洛阳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VS宝鸡青铜博物院
宁夏固原博物馆VS苏州博物馆
这六个博物馆代表六个城市
参与节目的选手就来自于这六个城市
用竞赛答题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
但是!
这些选手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一二岁左右
他们都是特别选拔出的文博小使者
当孩子们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的时候
网友是这样的:
孩子们都好厉害!
他们到底有多厉害呢?
《赢在博物馆》采用主客场制
每支代表队以自己家乡的博物馆为主场
进行文博知识大比拼
同时也要学习其他城市博物馆的国宝
累计两场总分决定胜负
从小队员的服装到++的旗帜
从环节设置到中文数字的细节
整个比赛都遵循着传统的形式
细节很到位!
除去第一集介绍和最后两集决赛
每场初赛都在介绍一座博物馆
主场队员在比赛开始前先要夸一夸家乡
洛阳孩子这样夸自己的家乡: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苏州的孩子背了一首这样的诗:
“粉墙黛瓦映烟雨,枕河人家倚窗栏”
而邯郸已经不是涨知识这么简单了
竞赛的第一回合是【快速问答】
在听完问题三秒之内快速回答
▼
知识竞赛在紧张刺激的同时
最有意义的还是了解文化、增长知识
当主持人问到
【洛阳地处洛河的哪个方向?】
来自邯郸的小朋友引经据典
【抢答题】
所有的题目都跟主场博物馆有关
而且答案不仅仅是答案而已
有的时候是让孩子们重新还原宋代棋盘
有的时候还让他们组装古代的水槽
用这种现场还原的形式
向观众展现文物真的很有意思
《赢在博物馆》
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
开阔视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及艺术
学习深度思考的方式
提高综合素养
毕竟
通古今,则少年强!
少年强,则中国强!
当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游乐场
当文物成为课堂中最生动的案例
当家长重视博物馆比重视应试更多的时候
那时的中国恐怕更是从内到外
无人可敌无人可挡了
龙洋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未准时播出第二场,有问题吗
诗词大会很受人们喜爱,因而开播了第六季。为什么只播第一集就不播呢?人们有多联想和猜测。
一曰是央视有意留下悬念,吊观众的胃口。如果这样,倒也可以理解,就象写小说,留下供人们追寻的东西,迫使读者耐心地看下去,是导编的一种手法。但总应有度吧?
二曰是主持人的原因,龙洋初露锋芒,有不凡的表现,己被大多数观众认可,第五季不是反响很好吗?龙洋形象清秀,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时儿象一对有灵性的小精灵,捞人心动; 时而象一把锋利的剑,刺破天惊,来不急躲闪,就似伤非痛地不了了之: 时而媚眼逗趣,让人心旷神怡: 时而莞尔一笑,进入主题。这是一双会交流的慧眼。其伶俐的口齿,不失主持人应有的风格,驾驭得体,雅俗同体。央视用之,获伯乐之誉。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力,观众应包容,给年轻人锻炼提升的机会,方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前人"。
三曰选材不符合胃口。这个问题就不好揣摩,日久见人心。
一个事做得很好,突然停下,一定有它的理由,观众是被动一方,耐心等待,静候佳音。
- 说实在的,不按常规出牌,多少有点问题。只是作为一般普通观众,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 对于广大诗词爱好者来说,一直都盼望着第六季第二场的播出。可是左等右等,真的是:千呼万唤始不出来。等的焦心啊!
- 央视的做法,多少让热心观众有点不理解。能不能给广大的电视观众稍微解释一下,或者说明一下,比如:因某种原因延缓播出,或者因某种原因暂停播出,给大家一个交待嘛!怎么感觉就是掉大家的胃口,是想提高收视率,还是持续炒作呢?毕竟董卿不主持,掉粉很多!
- 这种莫名其妙的操作,时不时发生。主持人毕竟是公众人物,受大家关注度比较高。比如:诗词大会换下董卿,是不是提前给电视观众说明一下,说换就换了,董卿干得好好的,就不干了。欧阳夏丹也是一下就不播新闻了,突然消失了,能不能说明一下:是岗位调整了,还是辞职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毕竟大家关心呢!
- 总之,稍微透露一下,就是一档电视节目而已!
反常必有妖,按照惯例,是连续播放。今年奇怪的是,既不说播,又不说不播,害得全国观众漫山遍野找电视节目时间表,一丝信息都没有,大家感觉十分奇怪,有疑惑很正常。而且,节目按说已经录制完毕,不存在现在忙不忙的事情,一定是发现了什么重要问题。
还是董卿!那是当代最好的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为什么换人!请开示!!!不要让璞玉,流失掉!中国目前需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是动不动就一禁了之,或任性执耳!!!
龙洋主持的两次诗词节目都看了。长江后浪推前浪,龙洋是个好苗子。精挑细选上2021春晚节目主持人就说明一切。不能准时播出第二场,权利在央视领导的安排,龙洋无权左右。
古代的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
我是文史青城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抛出的这个问题,涉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关于不同考试阶段的优胜者的称谓。
无论古今中外,要维系一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就需要有一大批具备相当才能和品格的人从事社会管理。怎样把这些人从芸芸众生中挑选出来,就形成了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等官员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人是充满智慧的,为了使官员选拔和任用更加科学和公平,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同时给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以进阶的通道,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代,中国就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公元589年,隋文帝下令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命令凡是五品以上的京官和地方官总管、刺史都要按这两科来推荐人才。这在事实上就是正式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官员选拔制度,被史家公认为中国科举制度的开端。
公元607年,隋炀帝下诏以“德行敦厚”、“刚毅正直”、“文采秀美”等十个科目来选拔德、才、体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为官。不但科目比较具体,考核的标准也比较明确,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基本成型。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已不再是隋唐时的多学科考试,而主要以八股文取仕,考试制度也有了更为严格、详细的安排。
首先,读书人要参加科举的“小考”即“童试”。这是对读书人最初级的正式考试,由基层的府、州、县组织开展。参加考试的人都被称为“童生”。“童生”在科举制度中是专用名词,并不是望文生义的“儿童考生”的意思。只要没有通过“童试”,那所谓的读书人都被称为“童生”,八岁是“童生”,八十岁也可以是“童生”。
通过“童试”的考生被称为“秀才”,这是官府对其具备基本学业能力的认可。现在,我们口语中经常把读书的学生称为“秀才”,其实这样的称谓不是很准确。“秀才”应该是所有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所以《武林外传》中吕轻侯考中过秀才,在遍地文盲的年代他还是有一些值得骄傲的资本的。
通过“童试”成为“秀才”后,就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这里我们又要做一下名词解释:“乡试”不能望文生义以为是在乡里组织的考试,实际上“乡试”的组织层级比乡级高得多,是由一省学政组织的省级考试。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如新皇登基等大喜事,皇帝下旨开“恩科”),每三年开考一次。这可比我们现在的高考每年一次可难熬多了。“乡试”在省城开考,一般定在农历八月,此时已经入秋,故又称为“秋试”或“秋闱”。“乡试”开考之时,全省各地的秀才将云集省城。“秀才”在“乡试”考中之后就被称为“举人”,考中的过程称为“中举”。《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近乎癫狂,原因就在于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这是在封建朝代社会底层的人为数不多的进阶之门。顺便提一句,举人的第一名是被称为“解元”。我们大家熟悉的唐伯虎就曾高中“解元”,所以在有些影视剧里会被尊称为“唐解元”。
“乡试”之上就是“会试”。当然“会试”也不是开个会就算考试了,这是由国家的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礼部主持在京城开展的科举考试。因为”会试“一般都在春天举行,故而又被称为“春试”或“春闱”。只有在“乡试”中中举的举人才有参加“会试”的资格,所以有些影视剧中演绎”秀才进京赶考“的桥段在历史上是不可能出现的,“秀才”连参加”会试“的基本资格都没有。通过了”会试”的举人被称为“贡士”,而“贡士”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此“会元”并非充值得来的组织资格,更不是卖果汁的,而是国家的高级知识分子。
“举人”高中“贡士”后,就要特别的注意了,因为一个月后就要参加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终极考试,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顶级的考试殿堂,参加考试的“贡士”是全国读书人精英中的精英。
殿试在皇宫内的金銮殿举行,这个可能是科举考试中唯一可以望文生义的考试名称了。考试结束后,根据考生的答题水平,分为一二三等各若干名,一般情况下总数在100人左右。其中一甲称为“进士及第”、二甲称为“进士出身”、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成为”进士“就可以直接被任命为朝廷官员了。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能够“殿试”得中成为”进士“就已经是超级高手了,再要成为”状元“,那真的不是普通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了。
最后,梳理下题主的问题。”秀才“是府县一级初级考试”童试“的通过者;”进士“是最高国家级考试”殿试“的通过者,是有资格做官的预备人员;”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是数年一届国家考试的”总冠军“。
标签: #古装答题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