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开挂”一样的人物

0471tv.com 14 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开挂”一样的人物

中国历史上从不缺开挂的人物。我从中选取了两位,一位是项羽,一位是吕布。两人都是威风八面,万人莫敌!两人虽都是不世出的英雄,但项羽在历史上的地位要远高于吕布。项羽是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军事家,早年随叔父项梁起义反秦,于巨鹿之战大破秦军。秦亡后承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天下失败,自刎乌江。霸王别姬也成为千古绝唱!我不知大家看过张国荣演的虞姬没有?非常出彩,有空大家可以看看电影《霸王别姬》。我记得是陈凯歌导演。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开挂”一样的人物 - 真时天下

再说说吕布。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简直就是人尖子,高富帅!每个少女见了都想嫁的人。吕布是五原郡(今内蒙古九原区)人,原为丁原部将,后杀丁原归服董卓,又被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用计使其再杀董卓后依服袁绍。那时的吕布有多英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哥仨都不行!关羽张飞也都是世之名将!可惜吕布不听谋士陈宫之言,至兵败被杀,其妻貂蝉也不知所踪。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他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更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货绝对开挂了,看看他究竟有多牛逼。

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而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医药、经济、军事、艺术等等……

第一位证明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才发现早了400年

第一次改革的历法《十二气历》,和900年后的英国气象局统计的《萧伯纳历》异曲同工

第一次提出“流水侵蚀”这一地理现象,直到18世纪末,英国的赫顿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才提出类似观点

第一个做出立体的木质地形图,比瑞士十八世纪出现的地理模型图早七百年

第一位提出了“石油”这一科学的命名

第一位最早记录水平高程测量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家


天文,地理,数学,历法,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外交,政治,史学......自己数数这里涉及到多少个领域了,还有 N个成就是领先西方 N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货绝对开挂了。后人评价沈括,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

刘秀,堪称位面之子!他能出生,都是意外,然后跟着别人开片的时候,又意外意外的当上了大哥,后来又说意外意外意外的当上了皇帝,整个人生就是由无数个意外组成的,一般小说的主角都没他遇到到的意外多。

要说人生开挂,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开国上将肖华。肖华12岁投身革命,13岁当县委书记,22岁当纵队司令,39岁被评为开国上将,是开国将帅中最年轻的一个。建国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主任等职。肖华将军戎马半生,说他人生开挂一点不为过。1929年,肖华任兴国县县委书记,毛主席来到兴国后,和他彻夜长谈,对他的组织能力十分欣赏认可,不久便被调到红军军部工作。在后来长征中,肖华将军率领少共国际师北渡乌江,为北上主力开路。1938年,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推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挺进冀鲁边区,周旋于河北、山东两省之间。2年后,我抗日根据地扩展到15个县,肖华将军麾下有抗日武装20000多人显示了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解放战争时期,肖华将军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此期间,国军将领杜聿明与肖华将军多次较量,接连失败,最狠的一次肖华将军全歼杜聿明麾下号称千里驹的整编二十五师。连续败给一个娃娃司令,气得杜聿明直拿头撞墙。

普通地活着的我们,会羡慕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但更激励我们的,却是那些原本普普通通,却一路高歌猛进走向人生巅峰,仿佛开了挂的人。

光是近来这几千年,人类中的“天选之子”就出了一波又一波。能让老天都妒忌的英才,霍去病绝对算其中一个。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道出了后世人的一大追求——封狼居胥。而建立这一功绩的人,正是少年战神霍去病。

虽然以私生子的身份降生,霍去病的建功之路却并未受到阻碍。因为舅舅卫青的这层关系,霍去病轻松拿到了自己事业的敲门砖。但修行靠个人,他还是很快便依靠自己的能力为大汉立下功劳。

十七岁,霍去病以骠姚校尉身份,斩捕首虏过当,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十九岁,霍去病以骠骑将军身份,歼敌4万余人,使浑邪王率部归汉。匈奴不禁哀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二十一岁,霍去病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七万余人,封狼居胥。

短短几年,霍去病的功绩,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连汉武帝,都特调铁甲军送别霍去病,追封他为景桓侯。

也许上天后来后悔早早带走这么一位天才,便在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又创造了一位——源义经,一个疯子式的军事天才。

十六岁时,源义经逃出“监禁”他的寺庙,前去寻找自己的哥哥,后来的镰仓幕府建立者源赖朝。逃出后不久,源义经就成了孤身一人。但他却误打误撞入了奥州统治者藤原秀衡的眼,获得藤原秀衡的支持。这使得这个年轻人,即使最初手无一兵一卒,也成了反平势力中不容小觑的存在。

而源义经真正把名号打响,则是“一之谷奇袭”。当时日本军事文化发展并不理想,军事观念就像是一汪死水,已经很久没有过更新。而源义经的出现,就像是突然从池边凿出了一个渠道,一股完全不一样的清泉涌入其中。

在一之谷之战中,源平两家都想着正面对抗。而源义经却提出自己亲自率领一小支队伍,绕道敌人后方展开攻击的计划。其实当时源义经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他只是突然想到,并认为就是应该这样。

而在元历二年(1185),源义经率军前去攻打屋岛。当时平家家主凭借屋岛的地理优势,让源氏诸将十分头痛。平家水师本就强大,源氏又不善水战。加上陆地距岛又有漫长的航程,源氏一直守在岸边,进退两难。而源义经到达以后,力排众议,在暴风雨中出海。平时需要三天的航程,源义经只用了四个小时。这一次,源义经还是凭着他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直觉。

甚至在源平决战的坛之浦的战场上,这个年轻人还是丝毫不按套路的遵从自己的想法。他用他的头脑,为日本军事界贡献了一大堆别出心裁的新思想、新创造,成为一个一出现就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人物。

因为为人单纯、不谙世事,我行我素的源义经其实树敌颇多。但他偏偏又极富才华,让人不得不向他的才能屈服。从孤身一人,到成为平安末期大将,受封朝廷。源义经的升迁之路,由他的才能开道,走的异常顺利。

而除了这些战斗的武将,开挂的战斗着的文人也有鲁迅做代表。

我们熟知鲁迅的前半生并不顺风顺水,家道中落、学业平平……但鲁迅在文坛的发展,也确实像是开挂一般。

民国七年(1918)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刊登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而这也是“鲁迅”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

一炮而红!鲁迅从这一刻起便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成为了新文学的代言人。名家都有成名作,而鲁迅成名作即是轰动文坛的代表作。他这种仿佛开挂的出名,让当时以撰写通俗小说为生的读书人分外羡慕。

但就算再好走的路,也要自己迈开步子走才行。霍去病也好,鲁迅也罢,他们有才华,更有努力。我们看见成功的辉煌,就不应该忽视辉煌之下辛苦的付出。那付出是汗水、是挣扎,甚至是生命。但最终,付出因为付出而更有价值,人生因为付出而成为“开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