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为什么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孔子为什么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记得十几年前,我到过孔子的家乡山东省曲阜市,参观了孔子纪念馆;今年7月,又参加了正祥书院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班”,学习孔子的儒家学说;近日,还认真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好友陈先生写的中华传统文化专著《感悟》一书,书中专题介绍了儒家思想。应该说,我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
我认为,孔子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名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而且还在于他是一位历经磨难,少年立志,志向高远,胸怀抱负之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孔子专注教育,儒学思想流传千年。他是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后人称为“大成圣人”“至圣先师”,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圣人,圣人中的圣人、老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在晚年时期,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及其弟子的言论被后人编写成儒家思想的经典名著《论语》,成为《四书五经》之一,时过2000多年还流传至今。他的仁、爱、忠、信等儒家思想,对于治国理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今还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他开办了私学,让大家都能去上学,培养弟子三千、贤人72,开创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先河。当然,我认为“弟子三千”不是真正的3000人,而是众多的意思,古代的“三千”不是实数,而是虚数,例如“后宫粉黛三千”也并非皇帝后宫实际有3000美女,而是众多之意,也许超过3000人。
我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班”中,读到的根据《论语》内容而编写的《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述了弟子(即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虽然已过数千年,但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受益匪浅。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哪行哪业,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人员的执行。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没有目标,都是摸黑走夜路,即使最终成功,也会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农业,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比如水稻的杂交、第一头克隆羊的产生、无籽西瓜的诞生等等,无不是在科学的指导下产生的结果。拿我成功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野生灵芝的移栽,移栽野生灵芝的成功,我也离不开前人成功栽培灵芝经验后做出来的。野生移栽和人工仿野生栽培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没有改变灵芝的菌种来源和加强营养,我们只是人工干预野生灵芝的野外存活率——菌种野生、原木营养、野外自然生长。所以我们的灵芝也是野生灵芝。这种移栽的想法源自于发现野生没有人工干预的,也会有灵芝的生长,大自然肯定有一定的条件遏制了野生灵芝的生长,只要我们认真去发现,了解灵芝的生长方式和生活习性,我们完全可以把野生的移栽过来,从而扭转野生供不应求的局面。抱着这个想法,我认真的学习了野生灵芝菌种的传播方式和生长条件理论知识,并逐一实验和排除失败因素,最终实验成功了,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总结移栽野生灵芝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在6--8月份,野生灵芝成熟后喷出孢子粉(灵芝的菌种),将1-3月份倒的木材半埋土埋在野生灵芝的附近,树上有一层孢子粉附着后,将木材再全部埋土2-3厘米,明年5月份就长出灵芝了。大家谈谈一下,这种移栽的灵芝算不算野生灵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